[实用新型]自动粘度控制器的自吸式自动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09870.1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纪万军;松岡·豊;板垣·尚樹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水(上海)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得水(日本)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F31/02 | 分类号: | B41F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31280 | 代理人: | 乐卫国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粘度 控制器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整向印刷机提供的墨液的粘度的粘度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提供给凹版印刷机的墨液的粘度进行调整的粘度控制器。这种粘度控制器具备使墨液循环的循环泵和测定墨液的粘度的测定路径。凹版印刷机的墨液盒的多余墨液被该循环泵吸到粘度控制器中,借助于测定路径对其粘度进行测定。墨液粘度高的情况下,在粘度控制器内向墨液添加溶剂,将粘度得到调整的墨液再度提供给凹版印刷机的墨液盒。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5-1322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想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使循环泵高效率地工作,粘度控制器设置向循环泵提供润滑油的注油机构。一旦注油机构中润滑油用光,气体就可能侵入注油机构内的配管等。在这种情况下,注油机构就不能够充分提供润滑油,因此操作者必须手工操作,从注油机构内抽出气体。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具备对循环泵注油的注油机构的粘度控制器中,抽出侵入注油机构内等的气体的工作不用操作者手工操作,就能够自动、快速地开始提供润滑油的技术。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对提供给印刷机的墨液的粘度进行调整的粘度控制器。该粘度控制器具备具有吸入上述墨液的吸入管、排出该墨液的排出管、使该 墨液循环的循环泵、以及提供作为该循环泵的驱动源的气体的气体配管的墨液循环机构、检测该墨液的粘度,将稀释该墨液的稀释用溶剂提供给该墨液循环机构的溶剂供给机构、以及向该循环泵提供润滑油的注油机构。该注油机构具备贮存该润滑油的容器、设置于该容器下方的缸、以及可滑动地嵌插于该缸的内侧的活塞。该缸的前端连接于该循环泵,该缸内与该容器内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粘度控制器具备向使墨液循环的循环泵提供润滑油的注油机构。注油机构具备贮存润滑油的容器、设置于该容器下方的缸、以及可滑动地嵌插于缸的内侧的活塞。缸的前端连接于循环泵,缸内与容器内连通,因此通过抽拉活塞能够将容器内的润滑油抽入缸内,再推活塞能够将缸内的润滑油送到循环泵。缸设置于容器下方,其内侧与容器内连通,因此即使是在气体侵入缸内的状态下向容器补充润滑油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活塞推入,将缸内的气体抽到上方的容器内,与从容器内下降到缸内的润滑油替换。因此操作者不必进行手工操作抽出气体的工作,就能够开始自动而且迅速地向循环泵注油。
也可以上述活塞利用从上述气体配管提供的空气工作。可以利用提供作为循环泵的驱动源的气体的气体配管,使活塞工作进行注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粘度控制器的概略图。
图2是注油机构的概略图,表示在气体侵入缸内的状态下向容器补充润滑油的状态。
图3是注油机构的概略图,表示从图2的状态将活塞推入后的状态。
图4是注油机构的概略图,表示从图3的状态将活塞拉出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例示对提供给凹版印刷机的墨液的粘度进行调整的粘度控制器1,对其进行说明。图1表示粘度控制器1和印刷机的一部分。印刷机具 备贮存印刷用的墨液的墨液盒201、作为版胴的圆柱筒210、以及圆柱状压筒(圧胴)212。使片状的印刷对象214通过圆柱筒210与圆柱状压筒212之间,可以将墨液盒201的墨液印刷到印刷对象214上。从粘度控制器1向墨液盒201提供墨液,剩余的墨液从墨液盒201排出,贮存于副容器202。粘度控制器1从副容器202吸入墨液,根据需要在墨液中加入稀释用溶剂,对其粘度进行调整,再度提供给墨液盒201。
粘度控制器1具备墨液循环机构11、溶剂供给机构13、注油机构15、以及控制机构17。墨液循环机构11包含从副容器202吸入墨液的吸入管110、将墨液排入墨液盒201的排出管112、以及使墨液循环的循环泵114。整个墨液循环机构11构成墨液通道。吸入管110与排出管112通过循环泵114连接。通过驱动循环泵114,从吸入管110吸入墨液,该墨液通过循环泵114从排出管112向墨液盒201排出。循环泵114是空气驱动式的隔膜泵,利用从连接于循环泵114的气体配管116提供的气体进行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气体配管116是提供压缩空气的空气配管,将由气体配管116上配置的调节器180调整到规定的压力的空气提供给粘度控制器1。调节器180与循环泵114之间设置流量调整阀184。粘度控制器1具备控制板170,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控制板170对控制机构17发出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水(上海)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得水(日本)株式会社,未经得水(上海)印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得水(日本)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309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