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17848.4 | 申请日: | 2016-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鹏;鲍大虎;康剑南;于丽;魏军;刘青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00 | 分类号: | F01D25/00;F01K7/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王大为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1000 mw 汽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超临界汽轮机。
背景技术
新一轮洁净燃煤发电技术发展的核心是大力推进提高机组性价比技术的进程,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高性价比的发电装备。汽轮机作为高温、高压、高转速以及大容量能量转换的原动机,产品的高性价比是设计技术、制造工艺以及热力系统优化等技术的综合体现。提高性价比的技术涉及到提高蒸汽参数、通流部分优化设计技术、结构优化、冷端优化、热力循环及系统优化、先进制造工艺等技术领域。这些领域技术发展的深度和水平决定了新一代汽轮机产品性能水平的高低及市场竞争力。无论发电机组使用的一次能源是燃煤、核能还是燃气,只要使用蒸汽作为能量转换的工质,汽轮机均承担将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功的功能,因而汽轮机是决定整个电厂性能的最重要的发电设备之一。目前现有的1000MW等级汽轮机组效率低,热耗高,不适合当前国内电力市场技术的发展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1000MW等级机组的效率低、热耗高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它包括高压缸、中压缸、第一低压缸、第二低压缸、一号至五号轴承箱、连通管及盘车装置,高压缸的一端设置有一号轴承箱,高压缸的另一端与中压缸之间设置有二号轴承箱,中压缸与第一低压缸之间设置有三号轴承箱,第一低压缸与第二低压缸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四号轴承箱,第二低压缸的另一端设置有五号轴承箱,连通管的两个进汽口分别与中压缸的两个排汽口固接,连通管的两个排汽口分别与第一低压缸的进汽口及第二低压缸的进汽口固接,盘车装置与五号轴承箱固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高压缸进汽压力为28Mpa,高压缸进汽温度为600℃,中压缸再热进汽温度为620℃,通过合理提高机组参数和优化机组结构与布置,进一步提高1000MW等级机组的效率,降低机组热耗,汽轮机热耗不高于7200kJ/(kw·h),显著降低了1000MW等级机组的煤耗水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显著降低了超超临界机组的造价,本实用新型的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汽缸结构先进,整机布置简洁,机组热效率高,从节能、环保和投资成本角度考虑,更适应当前国内电力市场技术的发展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它包括高压缸1、中压缸2、第一低压缸3、第二低压缸4、一号至五号轴承箱、连通管14及盘车装置15,高压缸1的一端设置有一号轴承箱5,高压缸1的另一端与中压缸2之间设置有二号轴承箱6,中压缸2与第一低压缸3之间设置有三号轴承箱7,第一低压缸3与第二低压缸4的一端之间设置有四号轴承箱8,第二低压缸4的另一端设置有五号轴承箱9,连通管14的两个进汽口分别与中压缸2的两个排汽口固接,连通管14的两个排汽口分别与第一低压缸3的进汽口及第二低压缸4的进汽口固接,盘车装置15与五号轴承箱9固接。
高压缸1进汽压力为28Mpa,高压缸1进汽温度为600℃,中压缸2再热进汽温度为620℃。
高压缸1、中压缸2、第一低压缸3及第二低压缸4均为双轴承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为四缸四排汽、反动式、9级回热的湿冷凝汽式汽轮机。
高压缸在工厂内总装,整体运输到安装现场,既可保证高压缸的安装精度,又可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缩短安装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一号轴承箱5、高压缸1、二号轴承箱6、中压缸2及三号轴承箱7之间依次固接有猫爪推拉机构16。如此设计,猫爪推拉机构为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猫爪推拉机构,保证机组的安全性。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它还包括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0及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2,两个高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0分别固接在高压缸1的两侧且与高压缸1形成切向进汽结构,两个中压主汽调节联合阀12分别固接在中压缸2的两侧且与中压缸2形成下部进汽结构。如此设计,即可以减少高、中压汽缸进汽损失,提高机组效率,又可以简化机组布置,降低投资成本。其它组成与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178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弹性支撑片的新型刷式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