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虫上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2310.6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8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严岳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岳君 |
主分类号: | A01K83/06 | 分类号: | A01K8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53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虫 上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配件领域,尤其是红虫上饵器。
背景技术
钓鱼作为生活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而红虫可以做鱼饵,使用也比较广泛,但是徒手上饵,不仅会有恐惧等心理,还不卫生,上的数量也不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徒手上饵不卫生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红虫上饵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红虫上饵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右侧设有挡板,挡板与壳体外壁上的凸起连接,凸起中间凹陷形成上饵孔,挡板左侧设有活动挡板,活动挡板与滑块连接,壳体上设有竖直卡板,竖直卡板、挡板和活动挡板形成上料腔室,凸起、活动挡板和挡板形成缝隙,壳体由盖板覆盖。
所述壳体包括两块竖直卡板,竖直卡板之间设有推块,推块上设有推块凸起,推块凸起透过盖板的活动轨道外露。
所述壳体顶部左侧设有用以安装滑块的活动腔室,滑块与壳体之间设有弹簧,滑块上设有滑块凸起,滑块凸起透过盖板的活动轨道外露,滑块右上方水平设有活动挡板。
所述壳体上部表面设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开关卡设在壳体右侧。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活动盖板开关打开即可装红虫,鱼钩由上饵孔向缝隙划入,打开活动挡板,轻松控制红虫数量,一次能上多个红虫,方便、卫生且便捷实用。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3所示的红虫上饵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右侧设有挡板12,挡板12与壳体1外壁上的凸起13连接,凸起13中间凹陷形成上饵孔11,挡板12左侧设有活动挡板5,活动挡板5与滑块4连接,壳体1上设有竖直卡板7,竖直卡板7、挡板12和活动挡板5形成上料腔室,凸起13、活动挡板5和挡板12形成缝隙,壳体1由盖板2覆盖。
所述壳体1包括两块竖直卡板7,竖直卡板7之间设有推块9,推块9上设有推块凸起10,推块凸起10透过盖板2的活动轨道外露。壳体1下部作为手柄使用,握住用手指控制活动挡板5,单手操作,方便。
所述壳体1顶部左侧设有用以安装滑块4的活动腔室3,滑块4与壳体1之间设有弹簧,滑块4上设有滑块凸起6,滑块凸起6透过盖板2的活动轨道外露,滑块4右上方水平设有活动挡板5。
所述壳体1上部表面设有活动盖板8,活动盖板8开关卡设在壳体1右侧。
使用时,活动盖板8开关打开,将红虫装入壳体1内,关闭活动盖板8开关,鱼钩从上饵孔11向缝隙运动,活动挡板5随着滑块凸起6向左运动,缝隙加大,一次性鱼钩能钩上数量较多的红虫,壳体1内红虫可以通过推块凸起10向上运动达到壳体1上部等待上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岳君,未经严岳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2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边框电蚊拍
- 下一篇:一种弹簧式可折叠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