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00973.4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万科油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废 油管 聚氨酯 保温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腐喷涂涂覆装置,尤其涉及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主要采用热力采油方式,为了提高开采速度,节约能源,增加产量,石油油管保温层涂覆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以前基本采用人工涂覆的方式,目前实现机械涂覆,机械涂覆只能对新油管或者未被涂覆的油管进行涂覆,然而数量较多的报废油管自身的涂覆层局部受到损伤,对其无法进行修复,除非将其所有的涂覆层完全去掉后进行涂覆,但是这种方式使得成本增加,浪费资源,同时产生了数量较大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唯一的方法是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涂覆修复,但工作效率极低,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是由修复器、输料管道、螺旋推进杆和电机构成,其所述的修复器为锥形变径管,修复器的侧壁与输料管道的前端部连通,输料管道内置有螺旋推进杆,螺旋推进杆的尾端穿过输料管道尾端的轴座、并与电机传动连接,输料管道的后端上设有进料斗,修复器的进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进口盖体、修复器的出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出口盖体,所述的修复器内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和电机依次线路连接,压力开关与电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进口盖体和环形出口盖体的内径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进口盖体和环形出口盖体的内径可更换为任一规格。
本实用新型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合局部被损坏的报废油管保温层涂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降低生产成本、节省了人工投入及工人的劳动强度,涂覆质量高,达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作进一步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是由修复器1、输料管道2、螺旋推进杆3和电机4构成,其所述的修复器1为锥形变径管,修复器1的侧壁与输料管道2的前端部连通,输料管道2内置有螺旋推进杆3,螺旋推进杆3的尾端穿过输料管道2尾端的轴座5、并与电机4传动连接,输料管道2的后端上设有进料斗6,修复器1的进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进口盖体7、修复器1的出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出口盖体8,所述的修复器1内置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压力开关10和电机4依次线路连接,压力开关10与电源11连接。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报废油管聚氨酯保温修复装置,是由修复器1、输料管道2、螺旋推进杆3和电机4构成,其所述的修复器1为锥形变径管,修复器1的侧壁与输料管道2的前端部连通,输料管道2内置有螺旋推进杆3,螺旋推进杆3的尾端穿过输料管道2尾端的轴座5、并与电机4传动连接,输料管道2的后端上设有进料斗6,修复器1的进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进口盖体7、修复器1的出口端通过螺杆连接着环形出口盖体8,所述的修复器1内置有压力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9、压力开关10和电机4依次线路连接,压力开关10与电源11连接。所述的环形进口盖体7和环形出口盖体8的内径规格相同。环形进口盖体7和环形出口盖体8的内径可更换为任一规格。
工作时,将报废油管放置到修复器1内、环形进口盖体7和环形出口盖体8的内径与报废油管自身原涂覆层的内径相同,压力开关为常开式,螺旋推进杆3将聚氨酯保温材料推送到修复器1内,在修复器1内聚氨酯保温材料包裹着置于修复器1内的报废油管的外周,达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压力传感器9控制压力开关10自动断开,进而使得电机10断电,报废油管自进口相出口端移动,修复器1内的聚氨酯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自动的填充报废油管自身的损伤缺陷处,当报废油管自身的损伤缺陷处被填充后修复器1内的压力降低,这时压力开关开启,电机4启动,继续想修复器1内推送聚氨酯材料。原理在于压力开关10设定一个压力最大值,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超压后自动断开,低于这个压力值则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万科油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万科油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200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角度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蒸汽消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