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8656.3 | 申请日: | 2016-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应仁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海市奇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0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中冷器 连接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增压、中冷作为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发动机的开发中,在车辆设计中,对中冷器与增压器之间的连接管路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增压发动机为何会比普通发动机拥有更大的动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换气的效率比普通发动机的自然进气更高;当空气增压后其温度会大幅升高,密度也相应变高,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却空气的作用,高温空气经过中冷器的冷却,再进入发动机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让增压后的高温空气直接进入发动机,则会因空气温度过高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死火的现象。
现有的连接中冷器与增压器的连接管道,多采用普通的圆筒管,该种结构的连接管道通常存在管体结构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变形,严重时还会影响到气体的输送,另外,还存在噪声大的缺陷,从而影响到驾乘人员的乘坐舒适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
所述的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包括与增压器出气端连接的第一软管、与中冷器进气端连接的第二软管、连接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金属不锈钢管,所述不锈钢管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内安装有消音管,所述不锈钢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沿其自身中轴线围绕的钢丝。
所述的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在不锈钢管两端外壁上的卡扣、设置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上的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槽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端部上的环箍。
所述的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
所述的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与不锈钢管之间设置有环状的石棉垫。
所述的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呈弹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在不锈钢管内的消音管,可有效降低噪声,连接机构的设置,确保更为平均的卡紧力,降低气体泄漏发生的可能性,钢丝的设置,大大降低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的变形率,石棉垫的设置,避免温度的传递,从而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部的剖视图;
图3为第一软管内部结构图;
图中:1-第一软管,2-第二软管,3-不锈钢管,4-安装支架,5-钢丝,6-环箍,7-第一卡扣,8-第二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增压器和中冷器的连接管道,包括与增压器出气端连接的第一软管1、与中冷器进气端连接的第二软管2、连接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的金属不锈钢管3,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可采用硅橡胶或氟橡胶材料制作,不锈钢管3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支架4,以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为降低噪音,给驾乘人员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在不锈钢管4内安装有消音管,消音管采用现有的结构,即消音管内安装有消音片,消音片为两个环形片以及设置在两个环形片之间的连接片构成,为实现的连接的牢固性,不锈钢管3的两端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固定连接,为降低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的变形率,在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沿其自身中轴线围绕的钢丝5,且钢丝5呈弹簧状设置。
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设置在不锈钢管两端外壁上的卡扣、设置在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上的与卡扣配合使用的卡槽及分别设置在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2端部上的环箍6,其中,卡扣包括第一卡扣7和第二卡扣8,在不锈钢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卡扣7和第二卡扣8,双重卡扣的设置,确保连接的更加牢固,为避免高温通过安装支架传递到临近部件上,在安装支架4与不锈钢管3之间设置有环状的石棉垫。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海市奇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临海市奇升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86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滤清器进气管
- 下一篇:内燃机活塞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