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96635.8 | 申请日: | 2016-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任茂平;罗太宇;黄静才;张睿;杨宇;杨颖;黄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茂平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45/16;B01D53/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天然气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井口天然气在开采出来时本身含有部分饱和水,在作为产品气输出时需要脱除水、二氧化碳、氮气等其他成份以达到国家对管输天然气的要求。现在大部分天然气脱水采用分子筛吸附加热循环再生方式脱水,但对于井口气量小(30000nm3/d以下),地点偏僻,压力较低等情况用原方法费用高、耗电多、占地大,故应用价值不高天然气含水超标,将对加气站设备造成腐蚀性破坏,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天然气中析出的游离水将结冻造成系统设备和管道发生冻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干燥罐、收集罐、输气管和排水管,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端与湿天然气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有收集罐,所述收集罐与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通过输气管与干燥罐的底部相连,所述干燥罐内设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底端与设置在干燥罐上的冷却液进管连通,所述冷却管的顶端与设置在干燥罐上的冷却液出管连通,所述冷却管的下部呈回型结构,上部呈螺旋结构,所述干燥罐的底部通过排水管与收集罐连通。
优选的,所述干燥罐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优选的,所述干燥罐内部设置有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出管上设有温度显示仪。
本实用新型中,湿天然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初步将水液滴分离到收集罐内,然后进入干燥罐内,干燥罐内设有下部呈回型结构,上部呈螺旋结构的冷却管,可增大天然气与冷却管的接触面积,将天然气中的水分冷凝出来,并由排水管排送到收集罐内,干燥罐内部设置有干燥剂,可增强脱水效果,干燥罐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层,可有效隔绝热量,保证冷却管保持在一个低温的状态,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安全性强、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可有效地对天然气中含有的水分进行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风分离器、2干燥罐、3收集罐、4输气管、5排水管、6进口端、7冷却管、8冷却液进管、9冷却液出管、10隔热层、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温度显示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新型天然气脱水装置,包括旋风分离器1、干燥罐2、收集罐3、输气管4和排水管5,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进口端6与湿天然气相连,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底部设有收集罐3,所述收集罐3与旋风分离器1底部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1的顶部通过输气管4与干燥罐2的底部相连,所述干燥罐2内设有冷却管7,所述冷却管7底端与设置在干燥罐2上的冷却液进管8连通,所述冷却管7的顶端与设置在干燥罐2上的冷却液出管9连通,所述冷却管7的下部呈回型结构,上部呈螺旋结构,所述干燥罐2的底部通过排水管5与收集罐3连通。
所述干燥罐2包括外壳、内壳,所述外壳与内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隔热材料形成隔热层10,所述输气管4上设有第一阀门11,所述排水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12,所述干燥罐2内部设置有干燥剂,所述干燥罐2的外壁上设有温度显示仪13。
气体沿轴向进入旋风分离器1后,气流受导向叶片的导流作用而产生强烈旋转,气流沿筒体呈螺旋形向下进入旋风筒体,密度大的液滴和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向器壁,并在重力作用下,沿筒壁下落流出旋风管排尘口至设备底部储液区,从设备底部的出液口流出。旋转的气流在筒体内收缩向中心流动,向上形成二次涡流经导气管流至净化天然气室,再经设备顶部出口流出,然后进入干燥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茂平,未经任茂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6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链板式淬火炉
 - 下一篇:乳化沥青粘合剂加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