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作用有杆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90530.1 | 申请日: | 2016-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0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焦竞杰;于松周;李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杆抽油泵,特别涉及一种多作用有杆抽油泵。
背景技术
受套管直径的制约,国内各油田使用的抽油泵,最大泵径上升到了95mm,这些大泵要实现深抽,需要购进更高强度抽油杆和大型抽油机,生产成本过高,而设计超长冲程的抽油泵要和超长冲程抽油机相配套,显然成本也降不下来。因此,无论是大泵还是长冲程泵,都必须与大型抽油机、高强度抽油杆配套才能奏效。但是,目前现场在用的大部分是中小冲程抽油机,如果强调采用大型抽油机、高强度抽油杆提液增产,势必有相当数量的抽油设备闲置不用,造成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抽油泵依靠增大冲程提高采油量的局限性,提供了一种依靠组合装置提高采油量的抽油泵。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包括油管、上动力杆、上筒体、上动力连杆、进油球阀罩、上内筒、上内筒密封圈、上中心管球阀罩、上中心管、上活塞、上活塞密封圈、换向基座、上换向齿轮、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中心管、下活塞、下活塞密封圈、下换向齿轮、下换向从动齿轮、下动力杆、下动力连杆、下中心管球阀罩、下内筒、下筒体;所述上动力杆向上连接抽油杆,其上部与上筒体上部固连,所述上动力连杆连接上筒体与上活塞,所述进油球阀罩分别安装在上筒体、上内筒、换向基座、下内筒和下筒体的进出油口处,所述上内筒安装在上筒体内部,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上中心管球阀罩安装在上中心管的进油口处,所述上中心管内通过上动力杆,外部与上活塞接触,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上活塞密封圈安装在上活塞的槽中,并与上内筒接触,所述下中心管内通过下动力杆,外部与下活塞接触,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下活塞密封圈安装在下活塞的槽中,并与下内筒接触,所述下动力连杆连接下活塞和下筒体,所述下中心管球阀罩安装在下中心管的进油口处,所述下内筒安装在下筒体内部,并与换向基座固连,所述球阀罩中安装有阀球;上冲程时,抽油杆带动上动力杆向上运动,上动力杆带动上筒体,并通过上动力连杆带动上活塞向上运动,与此同时,驱动下动力杆、下筒体向下运动,并通过下动力连杆带动下活塞向下运动,此时A腔、C腔、D腔和F腔容积增大,B腔和E腔的容积减小,下冲程时,抽油杆带动上动力杆向下运动,上动力杆带动上筒体,并通过上动力连杆带动上活塞向下运动,与此同时,驱动下动力杆、下筒体向上运动,并通过下动力连杆带动下活塞向上运动,此时A腔、C腔、D腔和F腔容积减小,B腔和E腔的容积增大。
所述换向基座固定在油管内部,所述上换向齿轮与上动力杆底部的齿条部分配合,并同轴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所述换向齿轮分别与上换向从动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进行齿轮配合,传递转速和扭矩,所述下换向齿轮与下换向从动齿轮同轴转动,并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所述下动力杆安装在下中心管内侧,并与下筒体固连;上冲程时,上动力杆下部的齿条部分驱动上换向齿轮旋转,进而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换向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转动,下换向齿轮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下冲程时,上动力杆下部的齿条部分驱动上换向齿轮旋转,进而驱动上换向从动齿轮、换向齿轮、下换向齿轮和下换向从动齿轮转动,下换向齿轮驱动下动力杆上部的齿条部分。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个工作循环可以完成多次吸排油过程,大大提高抽油效率,利用组合的方式增大产油量,降低了对抽油机冲程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多作用有杆抽油泵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中部结构示意图;
图4:多作用有杆抽油泵下部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油管,2.上动力杆,3.上筒体,4.上动力连杆,5.进油球阀罩,6.上内筒,7.上内筒密封圈,8.上中心管球阀罩,9.上中心管,10.上活塞,11.上活塞密封圈,12.换向基座,13.上换向齿轮,14.上换向从动齿轮,15.换向齿轮,16.下中心管,17.下活塞,18.下活塞密封圈,19.下换向齿轮,20.下换向从动齿轮,21.下动力杆,22.下动力连杆,23.下中心管球阀罩,24.下内筒,25.下筒体,A、B、C、D、E、F分别为进油/排油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905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驱动腔非共轴真空泵
- 下一篇:气缸座、往复式压缩机和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