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导静电插件的模具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89573.8 | 申请日: | 2016-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学森;杜华;郭生;郭奎华;杨会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巨兴塑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祝辽原 |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静电 插件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导静电插件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柴油、石油及其它化工液体输送过程中,随着复合管道的应用,特别对于带有导静电复合层复合管道来说,管道连接过程中的导静电连通尤为必要。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导静电插件31的结构示意图,导静电插件31设有凸起环32,凸起环32上设有导向爪34,凸起环32外设有以18°角均匀分布的锯齿形结构33,锯齿形结构33为深度为1.5mm,角度为45°的三角形锯齿结构。但是现有生产导静电插件31的模具结构落后,导致生产出来的生产导静电插件31不能满足要求,严重影响了焊接后的复合管道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具结构合理,成型效率高,成型制品精度高,可实现快速、稳定量产的用于生产导静电插件的模具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生产导静电插件的模具结构,包括模脚,所述模脚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位于所述模脚上的顶出垫板,所述顶出垫板上安装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有顶杆;所述支架上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动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内设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型芯的下部设有位于所述动模型腔底部的顶板,所述顶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动模板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动模型腔内与所述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动模板上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动模型腔配套的定模型腔,所述定模型腔内设有与所述动模型芯配套的定模型芯,所述定模板设有定位套安装孔,所述定位套安装孔内套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套设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内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通有分流道和浇口,所述分流道与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对应连通,所述顶出垫板上设有拉料杆,所述拉料杆的顶部依次穿过所述顶出板和动模板位于所述主流道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延伸穿设至所述定模板内;所述顶出板上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定模板底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出垫板与所述顶出板之间穿设有螺栓一。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脚、所述支架和所述动模板之间穿设有螺栓二。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别进一步改进,所述浇口为点浇口。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特别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型腔的腔壁的上部设有锯齿形凸起。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用于生产导静电插件的模具结构,包括模脚,所述模脚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设有位于所述模脚上的顶出垫板,所述顶出垫板上安装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有顶杆;所述支架上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动模型腔,所述动模型腔内设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型芯的下部设有位于所述动模型腔底部的顶板,所述顶杆的顶端穿过所述动模板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动模型腔内与所述顶板的底部接触;所述动模板上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设有与所述动模型腔配套的定模型腔,所述定模型腔内设有与所述动模型芯配套的定模型芯,所述定模板设有定位套安装孔,所述定位套安装孔内套设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内套设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内设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连通有分流道和浇口,所述分流道与所述动模型腔和所述定模型腔对应连通,所述顶出垫板上设有拉料杆,所述拉料杆的顶部依次穿过所述顶出板和动模板位于所述主流道的下方。注塑、保压、冷却完成并开模后,通过所述顶出垫板推动所述顶出板,带动所述顶杆顶起所述顶板,实现产品的顶出,由所述拉料杆实现对注射冷料的收集。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合理,成型效率高,成型制品精度高,可实现快速、稳定量产。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动模板对应于凸起环部分的剖面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导静电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导静电插件的俯视图。
图中:1-模脚;2-支架;3-顶出垫板;4-顶出板;5-顶杆;6-动模板;7-动模型腔;8-动模型芯;9-顶板;10-定模板;11-定模型腔;12-定模型芯;13-定位套;14-浇口套;15-拉料杆;16-导向柱;17-复位杆;18-螺栓一;19-螺栓二;20-锯齿形凸起;31-导静电插件;32-凸起环;33-锯齿形结构;34-导向爪。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巨兴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巨兴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95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冷却温度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