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双作用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8642.3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1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松;杨浩;汤英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 | 胡东升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双作用油缸。
背景技术
液压油缸作为常用的机械结构应用极为广泛,液压油缸根据活塞杆的伸出端分为单作用油缸及双作用油缸等类型,其中双作用油缸包括缸体,缸体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伸出缸体外,缸体被活塞分割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在有杆腔和无杆腔所在的缸体上分别设置油口,油口与外界的液压油连通,从而控制双作用油缸的升降,在油缸运行到上极限和下极限时,油缸的活塞或活塞杆会与缸底和缸盖产生冲击。巨大的冲击会增大油缸的负载,产生振动和异响,同时降低油缸的使用寿命和液压系统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双作用油缸,在油缸运行到上极限和下极限时,减少活塞或活塞杆对缸底和缸盖的冲击力,确保整个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双作用油缸,包括缸体及缸体内滑动设置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面上设置有活塞杆伸出缸体一端的端盖,活塞将缸体分割成有杆腔室和无杆腔室,有杆腔室和无杆腔室所在的缸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油口,所述活塞的两端连接有圆锥台段,所述圆锥台段的直径自活塞的两端向中间变大直至与活塞的直径吻合,活塞两端的圆锥台段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第二油口靠近或远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技术效果为:活塞在靠近缸体两端时,在活塞的两端设置圆锥台段,活塞两端的圆锥台段的外壁与第一、第二油口靠近时,逐渐关闭第一、第二的油口,活塞两端的圆锥台段的外壁与第一、第二油口构成节流阀,放慢油缸缸体的回油速度,活塞在靠近缸体两端时,减少活塞的移动速度,从而减少活塞或活塞杆对缸盖和缸底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双作用油缸的活塞邻近有杆腔室所在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与有杆腔室所在端盖抵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作用油缸的活塞邻近无杆腔室所在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作用油缸的活塞与无杆腔室所在端盖抵靠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双作用油缸,包括缸体10及缸体10内滑动设置的活塞20,所述活塞20的一端面上设置有活塞杆21伸出缸体10一端的端盖,活塞20将缸体分割成有杆腔室和无杆腔室,有杆腔室和无杆腔室所在的缸体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油口11、12,所述活塞20的两端连接有圆锥台段22,所述圆锥台段22的直径自活塞20的两端向中间变大直至与活塞20的直径吻合,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第二油口11、12靠近或远离。
活塞20在靠近缸体10两端时,在活塞20的两端设置圆锥台段22,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与第一、第二油口11、12靠近时,逐渐关闭第一、第二的油口11、12,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与第一、第二油口11、12构成节流阀,放慢油缸缸体10的回油速度,活塞20在靠近缸体10两端时,减少活塞20的移动速度,从而减少活塞20或活塞杆21对缸盖和缸底的冲击力。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油口11、12分别邻近缸体10的两端端口布置,所述活塞20的两端与缸体10的两端邻近时,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分别与第一、第二油口11、12靠近,所述活塞20的两端与缸体10的两端抵靠时,活塞20的外壁与第一、第二油口11、12贴合封闭。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与缸体10内壁之间的夹角a在3°~8°。优选地,所述活塞20两端的圆锥台段22的外壁与缸体10内壁之间的夹角a为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力恒液压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8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