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5666.3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6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冯茜;姚艳;卜文君;钟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用 缝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
背景技术
医用缝合针是外科手术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组织的缝合缝扎、血 管神经的吻合等。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如下两个问题。
1、缝合针夹持位置不明。在使用缝合针时,通常器械护士用持针器钳夹缝合针的中 后1/3交界处后交与医生进行操作,医生每次操作结束后再交与器械护士重新调整缝合针的 位置后再穿线待用。有经验的护士都能准确掌握好夹持缝合针的位置,但对于一些新手对这 一问题就不太能准确把握,要么夹的太靠前要么太靠后,导致医生在拿到针持后需再次调整 缝合针夹持位置才能使用,不但拖延了手术进度也影响了工作满意度。而且不好的夹持位置 容易造成医生在使用时进针的力度不够和缝针容易弯曲的现象。
2、飞针的现象。不同的医生有不同的手术习惯,通常医生在缝合结束出针时,用 针持夹住缝合针的前端出针后,就直接以尖端向下的姿态放置在无菌器械台上或者为了方便 就直接就近放置在手术野附近无菌布单上。有时候针持并未扣紧或者夹持的缝合针尖端位置 不多,甚至医生放置的时候力度过大就容易造成缝合针飞出的现象。而手术规定术前术后所 有物品均需对数,所以对于缝合针的寻找是手术人员最不愿意碰到的问题。缝合针较大的通 过仔细寻找一般都能发现,稍小一点的就需要借助C型臂来确定是否在体腔内。不但增加 了麻醉和手术时间,耗人耗时耗力,也增加了病人感染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解决 很多器械护士在经验不足时,持针器钳夹缝合针太过靠近针尖或太过靠近针尾,导致医生在 使用时进针力度不够和缝合针容易弯曲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包括针尖、针体和针尾,所述针体沿其长度平均分为三段,中间一段 的截面积大于其余两段的截面积,在中间一段与靠近针尾一段之间设有标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的长度为针体长度的1/22~3/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的长度为针体长度的2/22。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上设有纹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标识上涂有颜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靠近针尾的一段设有荧光涂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荧光涂层为条纹状,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条纹状 荧光涂层间隔均匀的分布在针体靠近针尾一段的外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体上的标识,能够帮助经验不足的器械护士轻易找到缝 合针最佳夹持位置,这样在递与医生使用时免去了再次调整的问题,也不会因为夹持的位置 靠近针尾或靠近针尖导致使不上力和缝合针容易弯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针尖;2、针体;3、针尾;4、标识;5、纹路;6、荧光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做进一步说明。
根据图1所示,一种新型医用缝合针,包括针尖1、针体2和针尾3,针体2沿其长 度平均分为三段,在中间一段与靠近针尾3一段之间设有蓝色标识4,标识4的长度为针体 2长度的1/22、2/22或3/22,优选2/22,器械护士只需要持针器钳夹针体2标识4位置即可。 标识4上还设有沿其缝合方向设置的纹路5。带蓝色标识4纹路5的缝合针,能够帮助经验 不足的器械护士轻易找到缝合针最佳夹持位置,这样在递与医生使用时免去了再次调整的问 题,也不会因为夹持的位置靠后靠前导致使不上力和缝合针容易弯曲的现象。有个清晰的蓝 色标识4纹路5线,使医生在出针时会被引导性的夹住标识4线的位置而不会因为夹持在缝 合针尖1端或尾端而导致飞针现象的发生。夹持部位带有纹路5,相比光滑的针体2来说, 夹持的稳定度更高。
蓝色标识4纹路5环绕针体2外圆周面一圈,其本体带有一定的长度,有经验的器 械护士可以根据不同手术者的习惯在标识4区间调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5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和光照角度可调式无影手术灯
- 下一篇:彩超检查用耦合剂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