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热量低的LED前雾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85483.1 | 申请日: | 2016-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骆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0;F21V7/00;F21V5/04;F21V29/70;F21W101/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热量 led 雾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指一种发热量低的LED前雾灯。
背景技术
目前led前雾灯发光方式都为单颗直射式,须通过饰框和内透镜 调整出所需的光形,首先传统LED前雾灯结构使得整灯体积变大,制 造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其次其需要辅助散热工具进行散热,若散热 效果不好容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量低的LED前雾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热 量低的LED前雾灯,包括具有开口的后壳体、盖合于后壳体开口处的 镜面、控制回路基板、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的控制回 路基板设于后壳体底部,所述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上下平行设 于后壳体内并与控制回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 源组均包括固定基板、设于固定基板上的LED灯和反射光杯,所述的 固定基板固接在后壳体内壁上,所述的LED灯设于固定基板前端并设 于镜面后侧方,所述的反射光板包括连接部和反射部,所述的反射部 为凹弧面,所述的反射部设于LED灯上方并使凹弧面与LED灯成45 度夹角放置。
优选地,所述的反射部曲率半径为6至24mm,发光角度为-0.2 °至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饰框和内透镜,, 利用反射光杯构造出所需光形,为使led前雾灯内部结构更为简化, 使用多颗led分别置于多个基板上,采取反射式的光学系统,用反射 光杯代替饰框与内透镜,节省空间这样热量更容易发散,利用本身发 热量低的良好优势,无需使用散热基板,使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不 增加整灯体积且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结构图。
标注说明:1.后壳体;2.镜面;3.控制回路基板;4.第一光 源组件;41.固定基板;42.LED灯;43.反射光杯;5.第二光源 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热量低的LED前 雾灯,包括具有开口的后壳体、盖合于后壳体开口处的镜面、控制回 路基板、第一光源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的控制回路基板设于后 壳体底部,所述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上下平行设于后壳体内并 与控制回路基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一光源组和第二光源组均包括固 定基板、设于固定基板上的LED灯和反射光杯,所述的第一光源组固 定基板和第二光源组固定基板上下平行并与水平面成30度至50度夹 角固接在后壳体内壁上,固定基板与水平面成40度夹角为本实施例 最优方案,所述的LED灯设于固定基板前端并设于镜面后侧方,所述 的反射光板包括连接部和反射部,所述的连接部焊于/粘黏在固定基 板上,所述的反射部为凹弧面,凹弧面内设有真空镀铝层,所述的凹 弧面曲率半径为6至24mm,发光角度为-0.2°至0.2°,所述的 反射部设于LED灯上方并使凹弧面与LED灯成45度夹角放置。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 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 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 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斯坦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5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庭院灯
- 下一篇:灯臂组件及其应用的灯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