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4509.0 | 申请日: | 2016-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林;艾德甫;任琳;陶鑫;廖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4D13/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室 大棚 雨水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在我国越来越匮乏,合理利用水资源显得日益重要,屋顶雨水的收集是利用好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目前屋顶雨水收集装置规模偏小,处理量小,经济效益不明显,利用规模与处理装置有待改进。特别是在温室大棚中,温室大棚屋顶是弧形顶棚,雨水难以聚集,每年雨季流失的雨水量较大。且从温室大棚屋顶落下的雨水容易冲洗苗圃的垄土,破坏苗圃基质层。如何充分利用温室大棚雨水资源,解决温室大棚间隙落下的雨水冲洗苗圃的垄土,是当前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能使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屋顶的面积全部利用,雨水收集量大;有效利用了雨水资源,同时减少了雨水冲洗苗圃垄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相邻两个温室大棚的屋顶之间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导流支管,多根导流支管连接引水总管,引水总管一端设置集水池,集水池内设置有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的出口连接供水总管,供水总管连接多个供水支管,每一个供水支管末端设置喷头,供水支管、喷头位于温室大棚内部。
集水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相邻两个苗圃大棚屋顶边缘距离。
每一个导流支管上均安装有闸阀。
引水总管上安装有总阀门。
集水池安装有过滤网。
集水池底部开设有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优点有:
1)、集水槽的槽口宽度大于相邻两个温室大棚屋顶边缘距离,防止雨水落入集水槽外部,冲洗苗圃垄土,相邻两个温室大棚的屋顶之间的雨水能全部进入集水槽。
2)、导流支管上均安装有闸阀,便于对单个集水槽、导流支管进行检修,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引水总管上安装有总阀门,在集水池内雨水快要溢出时,合理控制集水池内的雨水量。
4)、集水池安装有过滤网,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雨水水质;同时也避免变频水泵堵塞损坏。
5)、集水池底部开设有排污口,便于对集水池内部进行清污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温室大棚雨水回收系统,相邻两个温室大棚1的屋顶之间设有集水槽2,集水槽2底部设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导流支管3,多根导流支管3连接引水总管4,引水总管4一端设置集水池5,集水池5内设置有变频水泵6,变频水泵6的出口连接供水总管6,供水总管6连接多个供水支管7,每一个供水支管7末端设置喷头8,供水支管7、喷头8位于苗圃大棚1内部。
集水槽2的槽口宽度大于相邻两个苗圃大棚1屋顶边缘距离,相邻两个苗圃大棚1的屋顶之间的雨水能全部汇集进入集水槽2。
每一个导流支管3上均安装有闸阀9。
引水总管4上安装有总阀门10,在集水池内部进行清污处理时,关闭总阀门10、变频水泵6。
集水池5中上部位安装有过滤网11,过滤网11位于引水总管4一端下方。
集水池5底部开设有排污口12。
温室大棚1屋顶总面积为45000平方米,集水池5容积为4500立方米,年收集雨水量约36000立方米。经过沉淀、氧化处理后的雨水水质较好,有利于种苗生长需要,同时节约地下水的用量,节省水资源消耗,很好地利用了优质雨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45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盥洗盆
- 下一篇:一种内外地锚管槽基坑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