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输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1539.6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周定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D04B2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柯奇君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输纱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织输纱装置上采用夹纱器控制纱线张力的大小,纱线输送过程中产生的 花絮,纱线上的蜡和油,容易堆积在夹纱器的夹纱平面上,使夹纱器夹不住纱线或使夹纱器 之间的压力产生波动,从而导致纱线张力产生波动,影响针织机的织物质量。基于上述传统 针织输纱装置的不足之处,申请人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2015200606505”的文献 中公开了一种针织输纱装置,该针织输纱装置中采用了新型张力控制机构,该张力控制机 构能够克服上述夹纱器所存在的问题,但上述新型张力控制机构为针织输送提供的张力降 低。另外,随着新型面料的不断开发,使用的纱线越来越细,对纱线的张力要求也越来越小; 基于上述张力控制机构改进,以及纱线材料的选择,目前探测杆的结构无法适用,主要在于 纱线对前探测杆的支撑不足,探测杆易于倾倒而导致设备停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输纱装置,该针织输纱 装置的探测杆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探测杆两端之间平衡度的平衡块,从而使探测杆过纱端需 要纱线的支撑力减少,在纱线很小的张力状态下,亦可保证探测杆能够准确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电路座;所述电路座上转动设置有 探测杆,探测杆包括用于接触纱线的过纱端,以及用于触发电路座内部停机电路工作的触 头端,过纱端与触头端分别处于转动端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杆上设置有平衡块,平 衡块与所述触头端处于同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探测杆上连接有用于定位平衡块的平衡轴,平衡轴的轴端指向转 动端;所述平衡块套接在平衡轴上,并可沿平衡轴轴向移动。上述结构中,平衡块在平衡轴 上轴向移动,可用于调整前探测杆前后两端之间的平衡度,从而可适应于不同张力的纱线 输纱中。
作为优选,所述探测杆为前探测杆,过纱端处于前探测杆的转动端前侧,触头端和 平衡块处于前探测杆的转动端后侧。
作为优选,所述前探测杆为金属探测杆,前探测杆的过纱端上设置有过纱瓷管,前 探测杆的转动端是与过纱瓷管相平行的转轴。
作为优选,所述前探测杆为封闭探测杆,平衡轴连接设置在前探测杆上。
作为优选,所述触头端将所述转轴分为处于同一轴线上的两部分,过纱端通过侧 杆连接触头端一侧转轴,触头端另一侧的转轴上连接有平衡轴。
作为优选,所述前探测杆的过纱端、侧杆、转轴和触头端由杆体一体折弯构成,转 轴端部向后翻折延伸,延伸部构成所述平衡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针织输纱装置的探测杆转动设置在电路座上, 探测杆包括过纱端和触头端,过纱端和触头端分别处于转动端两侧,构成杠杆结构;探测杆 的触头端同侧设有用于调整探测杆前后两端之间的平衡度的平衡块,平衡块增加了触头端 该侧的配重,从而使探测杆过纱端需要纱线的支撑力减少,在纱线很小的张力状态下,亦可 保证探测杆能够准确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探测杆安装于电路座的示意图。
图3为前探测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前探测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前探测杆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针织输纱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上的电路座5。所述 电路座5上转动设置有探测杆,探测杆包括用于接触纱线的过纱端31,以及用于触发电路座 5内部停机电路工作的触头端32,过纱端31与触头端32分别处于转动端两侧。所述探测杆上 连接设置有平衡轴34,平衡轴34的轴端指向转动端,平衡轴34用于定位平衡块35,平衡块35 套接在平衡轴34上,并可沿平衡轴34轴向移动,平衡块35与触头端32始终处于同一侧。上述 结构中,平衡块35在平衡轴34上轴向移动,可用于调整探测杆前后两端之间的平衡度,从而 可适应于不同张力的纱线输纱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太阳洲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1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编织用分线模具及编织机
- 下一篇:增强纤维束的扩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