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燃气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0681.9 | 申请日: | 2016-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3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魏宏斌;卢江宾;巫庆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宏斌 |
主分类号: | F24H1/22 | 分类号: | F24H1/22;F24H9/18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王逢伍 |
地址: | 450004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燃气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特别是一种节能燃气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燃气锅炉有两大缺陷。一是所用燃烧机出口温度都不高,均在一千度以下,燃烧不充分,热传导效率低,能源浪费极大还严重污染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也非常危险!这种封闭式的燃烧结构和大炉堂,因燃气燃烧不尽在重新点火前如不扫气可能产生燃爆,或因空燃比调整不当,当由低挡向高挡换挡时也会造成燃爆{当空气中的co(一氧化碳)大于0.0024/100时对人体危害极大,而目前这种燃气锅炉在调试空燃比时,为了不造成锅炉在低挡向高挡换挡时产生燃爆,对co的排放要求是1/100。四五百倍!严重污染空气!产生燃爆的条件是cH4(天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5~I5/100。这说明燃烧机正常工作时燃气的燃烧很不充分,这部分未燃尽的燃气直接排出烟道,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未燃尽的燃气残留在炉堂中,当二次点火会产生燃爆,所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扫气)!}等均形成重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加以改进。
另一个问题是加热原理的重大缺陷。因加热体(炉堂)的直径过大,上下温度不均匀,需要高温的炉底反而温度最低,严重阻碍了水的对流循环加热,使加热效率大打折扣。而大又短的炉堂又降低了热幅射和热传导的效率。另外,热能利用的管道也都在高位,很不合理,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因此,燃气锅炉的改进和创新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节能燃气锅炉,可有效解决现有锅炉能源浪费极大还严重污染环境、加热效率低、不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炉体、加热体、燃烧器和烟道,加热体置于炉体内部的最低水位处,由若干组加热管组成,最底部的一组正向的加热管A一端与每个管相对应的一组燃烧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返向的一组加热管B相连接,返向的加热管B的尾端再连接第二组正向的加热管C,加热管C的尾端与烟道相连通,加热管A、加热管B、加热管C由下至上依次均匀排列并呈扇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既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排污,保护了环保境,同时又简化了锅炉的结构和工艺,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使能效比大幅度提高,是燃气锅炉上的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炉体、加热体、燃烧器和烟道,加热体置于炉体1内部的最低水位处,由若干组加热管组成,最底部的一组正向的加热管A6一端与每个管相对应的一组燃烧器4相连接,另一端与返向的一组加热管B7相连接,返向的加热管B7的尾端再连接第二组正向的加热管C8,加热管C8的尾端与烟道3相连通,加热管A6、加热管B7、加热管C8由下至上依次均匀排列并呈扇形分布。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一组加热管A6呈一排布置、一组加热管B7呈二排布置、一组加热管C8呈三排布置,均布置成弧形,整体呈扇形分布。
所述的每一组正向加热管与返向加热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盖;每组加热管A6、加热管B7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盖5a,每组加热管B7、加热管C8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盖5b。
所述的最底部的一组加热管A6在装有燃烧器4的一端设有二次进风口2。
所述的燃烧器4为专利号zL201320622694.3的一种新型燃烧器,具体是:包括燃烧器体和燃气管,燃烧器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体,燃烧器体内的第一隔壁和第二隔壁将燃烧器体的内部分隔成依次相连通的喷射区、补氧腔和燃烧室,喷射区上装有于其相连通、且伸出燃烧器体一端的喷射区进风管,喷射区进风管内套装有燃气管,喷射区进风管上有点火口,燃气管的出气口置于点火口下方,喷射区进风管外壁与第二隔壁之间在燃烧器体一端构成补氧区进风口,补氧区进风口经第一隔壁和第二隔壁之间形成的第一进风通道与补氧腔相连通,第二隔壁与燃烧器体内壁之间在燃烧器体一端构成燃烧室进风口,燃烧室进风口经第二隔壁与燃烧器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第二进风通道与燃烧室相连通;为本申请发明人之前的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宏斌,未经魏宏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806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式热载体炉的炉顶部件
- 下一篇:一种水循环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