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9139.1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柴培宏;李静;崔丹;张洋;何淑芳;许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长建创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作用 植物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态环境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
背景技术
河流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当今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水生植物丧失,造成水生态系统的崩溃,水体自净能力严重下降。其中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化的关键性影响因子之一,即使外源磷的输入逐步得到控制,但作为内源的底泥沉积物磷的释放仍会造成的水体的二次污染。底泥与上覆水之间存在广泛的磷交换过程,当水中的磷含量高时,在一定条件下,它会向底泥中沉积,从而暂时离开磷的循环;反之,磷又会从底泥中释放出来,重新进入水生态系统的磷循环中。
水生植物恢复是水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其中,沉水植物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为水生动物提供了生活栖息地和隐蔽场所;
2)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吸收降解水体营养物质,减少底泥再悬浮,提高水体透明度。
但是,当外源磷输入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中内源磷释放仍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植物根系呼吸困难,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也可能对植物产生毒害,造成植物根系呼吸困难,沉水植物成活率低,从而限制了沉水植物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将铁碳微电解填料配制到沉水植物培养基内,将除磷技术与沉水植物培养基相结合,在提高沉水植物修复成活率的同时,减少底泥沉积物中的磷向水体释放,有效去除底泥和水体中的磷,降低内源污染,改善水质,有效恢复水生态系统。
一种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包括沉水植物芽孢或根茎、培养基质层、铁碳微电解填料层和无纺布袋,沉水植物芽孢或根茎包裹在培养基质层中,培养基质层的外层包裹铁碳微电解填料层形成种植团,所述种植团装入无纺布袋内形成种植团单元。
如上所述的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种植团单元用皮筋或麻绳包裹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首次将铁碳微电解填料微电解除磷技术与沉水植物培养基相结合,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通过有效截断或减少水体和底泥中的磷就可有效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沉水植物的存活率;
2)实现底泥和水体除磷,解决了沉水植物移植时易漂浮、扎根难的问题,增强了沉水植物在黑臭底泥中的成活能力,缩短了沉水植物进行生态修复的时间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水植物芽孢或根茎,2—培养基质层,3—铁碳微电解填料层,4—无纺布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除磷作用的沉水植物培养基包括沉水植物芽孢或根茎1(其中图1所示为芽孢,图2所示为根茎)、培养基质层2、铁碳微电解填料层3和无纺布袋4。
沉水植物芽孢或根茎1包裹在培养基质层2中,培养基质层2的外层包裹铁碳微电解填料层3形成种植团,所述种植团装入无纺布袋4内形成种植团单元,即所述沉水植物培养基。
下面以两个具体实例说明沉水植物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方法一:菹草等通过芽孢繁殖的沉水植物培养基
a、培养基配制:将体积比为土壤50%、有机质10%、植物纤维10%、团粒剂0.05%、生根粉0.0005%、清水10%和芽孢搅拌均匀成团形成所述含有芽孢的培养基质层2,然后将体积比为20%的铁碳微电解填料(即铁碳微电解填料层3)包到普通培养基外面,形成一个重量为150mg左右的种植团;
b、种植团单元制作:将包含芽孢的种植团装入在面积0.04㎡左右的无纺布袋4内形成一个种植团单元;
c、栽培种植:将种植团单元用皮筋或麻绳包裹固定后,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沉入到进行修复的水体中。
方法二:狐尾藻等通过根茎营养繁殖的沉水植物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长建创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长建创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9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调节水位的净化器
- 下一篇:可调流体磁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