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6555.6 | 申请日: | 2016-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周开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18 | 分类号: | C10J3/18;C10J3/20;C10J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等离子体 气化 | ||
1.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包括气化炉和等离子体装置,气化炉由耐火炉墙和保温墙构成,保温墙围护在耐火炉墙的外壁上,气化炉有进料口接入和合成气输出口接出,进料口在气化炉的上部,合成气输出口在气化炉的中部,在气化炉的耐火炉墙内的下部有气化区,其特征是在气化炉(1)的顶部有循环出气口(1-10)接出,在气化炉(1)下部的气化区(1-4)有循环回气口(1-9)接入,在循环出气口(1-10)与循环回气口(1-9)之间有循环回气管(16)进行连通,循环回气管(16)上有降温器(13);在气化炉(1)内的气化区(1-4)下方有等离子体电弧区(1-7),等离子体电弧区(1-7)下方为口径逐渐收缩的出渣口(1-8);等离子体装置由第一放电组件(5)和第二放电组件(7)构成,第一放电组件(5)和第二放电组件(7)安装在气化炉(1)的等离子体电弧区(1-7)耐火炉墙上,第一放电组件(5)中的放电元件和第二放电组件(7)中的放电元件朝向气化炉(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其特征是降温器(13)为两端封闭的圆筒体结构,降温器(13)以围套方式安装在循环回气管(16)的上部,降温器(13)的内侧壁体与的循环回气管(16)的外侧壁体之间的空间构成冷却水套(13-2),冷却水套(13-2)有冷却水进口(13-1)接入和冷却水出口(13-3)接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其特征是气化炉(1)内的气化区(1-4)与等离子体电弧区(1-7)之间有口径收窄的熔渣口(1-5),在熔渣口(1-5)与等离子体电弧区(1-7)之间的耐火炉墙上有一圈下凸的隔离环(1-6);在气化炉的底部有水封(6)和渣池,等离子体电弧区(1-7)下方的出渣口(1-8)通过水封(6)连通到渣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其特征是第一放电组件(5)由电极架(5-11)、第一电极(5-5)、绝缘架(5-7)、第二电极(5-1)和电极安装座(5-2)组成,第一电极(5-5)为圆棒体结构,第一电极(5-5)的圆棒体中有冷却腔(5-18),第一电极(5-5)安装在电极架(5-11)的前端,电极架(5-11)内有冷却导流管(5-14),冷却导流管(5-14)伸入到第一电极(5-5)的冷却腔(5-18)中;电极安装座(5-2)为中空圆盘体结构,第二电极(5-1)为变径的圆环体结构,第二电极(5-1)以嵌入方式安装在电极安装座(5-2)中;绝缘架(5-7)为中空回转体结构,绝缘架(5-7)的前端连接到电极安装座(5-2)上,电极架(5-11)携第一电极(5-5)从后端安装在绝缘架(5-7)中,第一电极(5-5)的头端伸入到第二电极(5-1)的后端空间中,第一电极(5-5)的头端与第二电极(5-1)的后端之间的空间构成放电区,第二电极(5-1)的前端从电极安装座(5-2)中伸出,第二电极(5-1)构成第一放电组件(5)在气化炉中的放电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其特征是在绝缘架(5-7)的中空回转体内有环形气室(5-9),环形气室(5-9)有气化剂输入接口(5-8)接入;在绝缘架(5-7)前部的内侧壁体上有旋流螺纹(5-20),环形气室(5-9)通过旋流螺纹(5-20)的螺距的空间连通到放电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循环等离子体气化炉,其特征是第二电极(5-1)外壁与电极安装座(5-2)内壁之间的空间构成环形冷却室(5-24),环形冷却室(5-24)有冷却剂输入通道(5-23)接入和冷却剂输出通道(5-3)接出,冷却剂输入通道(5-23)中有冷却剂输入接口(5-19),冷却剂输出通道(5-3)中有冷却剂输出接口(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衢州迪升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655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油精炼生产线
- 下一篇:SAGD采出液闪蒸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