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70545.1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常成;潘辉;花昀;陶风;王鲜;张健;程市君;王琼;田学虎;李荆州;杜发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6 | 分类号: | E21B17/06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地址: | 434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扭矩 释放 功能 连续 油管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属于油气井井下作业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油管因具有强度高、塑性好、安装时间短和收益高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油气田修井、钻井等作业领域。当连续油管在配套钻进工具的引导下,对斜井、混合井等特殊作业油气井进行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因钻进工具晃动,导致连续油管受到旋转扭矩产生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连续油管是一种超长的连续性管柱,其生产及使用成本极高,一旦发生局部扭矩变形,将导致整套连续油管报废、损失极大。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连续油管接头,能够在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将连续油管受到的旋转扭矩释放,进而解决连续油管因扭矩变形而产生损害报废的问题。以满足油管下放作业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连续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因受到旋转扭矩而产生损坏问题的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它由上接头、外套、活塞和下接头构成;其特征在于:活塞一端端头螺纹连接有下接头,下接头与活塞之间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另一端端头插装有上接头;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的活塞上通过轴承活动装有外套;外套与上接头之间螺纹连接,并且外套与上接头之间通过紧定螺钉相互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为管轴体,活塞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装配翼缘。
所述的轴承为单向推力球轴承。
所述的活塞分别与上接头、外套和下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的上接头与外套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工作时需要将上接头与连续油管相连接;下接头与钻进工具相连接;当钻进工具通过该接头带动连续油管进行下放作业过程中产生扭矩时,下接头将会带动活塞与外套产生相对旋转;进而将扭矩释放。由此扭矩将不会传递到上接头和连续油管上,进而解决了连续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因受到旋转扭矩而产生损坏的问题。该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将连续油管受到的旋转扭矩进行了释放,解决了连续油管因扭矩变形而产生损害报废的问题。降低了作业设备受损的风险,满足了油管下放作业的使用要求,特别适合与连续油管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外套,3、活塞,4、下接头,5、紧定螺钉,6、轴承,7、紧固螺钉,8、密封圈,9、装配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该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由上接头1、外套2、活塞3和下接头4构成:活塞3为管轴体,活塞3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装配翼缘9。装配翼缘9限定了轴承6的安装位置。
活塞3一端端头螺纹连接有下接头4,下接头4与活塞3之间通过紧固螺钉7固定连接,活塞3另一端端头插装有上接头1;上接头1与下接头4之间的活塞3上通过轴承6活动装有外套2;轴承6为单向推力球轴承。活塞3分别与上接头1、外套2和下接头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以使活塞3分别与上接头1、外套2和下接头4之间形成密封,进而使该连续油管接头在释放旋转扭矩时能够保证整个接头压力的完整性。
外套2与上接头1之间螺纹连接,并且外套2与上接头1之间通过紧定螺钉5相互固定连接。上接头1与外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8。
该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工作时需要将上接头1与连续油管相连接;下接头4与钻进工具相连接;当钻进工具通过该接头带动连续油管进行下放作业过程中产生扭矩时,下接头4将会带动活塞2与外套2产生相对旋转,进而将扭矩释放。由此扭矩将不会传递到上接头1和连续油管上,进而解决了连续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因受到旋转扭矩而产生损坏的问题。
该带有扭矩释放功能的连续油管接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油管下放作业过程中将连续油管受到的旋转扭矩进行了释放,解决了连续油管因扭矩变形而产生损害报废的问题。降低了作业设备受损的风险,满足了油管下放作业的使用要求,特别适合与连续油管配套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赛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70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智能捞油机
- 下一篇:一种顶驱装置及顶驱钻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