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管下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2133.5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缘;颜勇;薛龙新;郭金峰;王龙川;王书俊;梁慧媛;周琪;樊相臣;杨伟进;韩小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 空调 管下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管下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国家积极倡导节能环保、开发新能源的政策推动下,建筑工程中积极引进、应用了一些新能源技术。其中,地源热泵空调是利用地下土壤、岩石、地下水或其它的介质中存储的大量低温热能为建筑空间提供暖气、空调和热水。夏季时空调排除的废热能被输送到地下,冬季时土壤中的热能被提取,给空调供暖。地源热泵是迄今为止最舒适、高效、环保、节能的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新、最高档次的空调和暖气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目前地源热泵空调所用的地埋管在施工过程中下井较深,井中的泥浆水对管材的浮力较大,PE材料制成的换热管和U形弯的密度远下于泥浆水的密度,因而不能依靠重力下管,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在U形弯中间部位设置一长螺栓,施工人员利用金属杆,通过长螺栓将换热管和U形弯头送到预定的深度,利用金属杆施工容易损坏管道,施工难度大,在下管完成后回填之前,如果PE换热管固定不好,在浮力作用下,很容易上浮,降低换热效果,因此,一般在下管完成后都必须及时回填,从而导致下管后的打压检漏工作普遍做得比较马虎,万一在下管过程中发生了换热管破坏等意外情况,只能将整个地热井报废,造成很大的损失。
专利201110319770.9公开了一种地源热泵地埋管的下管装置,由混凝土或者水泥砂浆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呈长条形状,下管时夹在U型弯上部的换热管道之间,利用自身重力完成下管工作。横截面有多种形状,本实用新型虽然具有施工方便、省时、省力,具有节省钻井费用,降低工程造价,便于下管后打压工序操作等优点。但是在泥浆水中依靠U型换热管和下管装置的自身重力来控制下管深度会导致许多不可控因素,如果泥浆水过于黏稠则会对其具有较大的阻力,另外采用自重的方法进行下管会增加U型换热管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在下管过程中U型换热管断裂,第三,采用本申请的下管装置下管后下管装置不可回收,不能重复利用造成工程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管下管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确保换热管在下管过程中不被旋转缠绕而折断,同时能够保证在下管过程中与散热孔的对中性,提高U型换热管的换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管下管装置,包括连接杆、固定座、立板和推管桩,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固定座中心,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立板且固定座与立板的端部连接,所述两个立板之间设有连接两个立板的推管桩。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钻机钻杆上,由钻机钻杆提供动力推动下管装置向换热孔底部运动,U型换热管绕过推管桩在推管桩的带动下向下运动,同时连接杆和固定座之间采用可转动连接,确保钻机转动过程中U型换热管不转动。避免了U型换热管因旋转缠绕而折断。
所述固定座中心设有轴承,轴承内安装有连接杆。通过轴承连接能够增强固定座与连接杆之间的转动性能,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大大降低了固定座和连接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固定座与连接杆之间因阻力而同时转动的情况。
所述推管桩横截面为矩形。矩形推管桩加工方便,安装定位性好。
所述推管桩横截面为圆形。将推管桩设置成圆形,使推管桩的曲率与U型换热管的曲率相同,避免了因推管桩的直角而导致U型换热管折断。
所述推管桩横截面为椭圆形。将推管桩设置成椭圆形,能够在满足U型换热管与推管桩曲率一致不被折断的前提下延长推管桩与U型换热管的接触长度,避免了因为挤压而使U型换热管变形。
所述推管桩表面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半径与U型换热管的半径相同,使U型换热管恰好至于凹槽中,提高U型换热管的固定性能。
所述立板底部设有圆弧。立板的底部设置圆弧,能够减小下管装置下管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对下管装置器一定的导向作用。
所述固定座为圆柱形。将固定座设置成圆柱形,能够提高与换热孔的配合程度,确保下管过程中的准确性。
所述固定座两侧的立板为弧形。将立板设置成弧形,相对的安装在固定座上,形成一个圆形的外部结构,与换热孔向对应,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下管装置的刚度。
所述两个立板之间设有空隙。使U型换热管绕过推管桩后在两个立板形成的空隙中通过,节省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寿光市供电公司;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淄博供电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21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