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锁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50181.0 | 申请日: | 2016-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8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崔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一杰 |
主分类号: | E05B15/14 | 分类号: | E05B15/14;E05B1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中***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锁芯。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护财产的安全经常会使用各种防盗锁,弹子锁和边柱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防盗锁,由于结构简单,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不法分子对锁具结构越来越熟悉后,仍可通过技术开锁轻易地打开锁具,防盗性能仍然不高。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设计科学、防盗性能高的锁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锁芯,包括内锁芯和外锁芯,它还包括中锁芯和至少两条槽道,所述中锁芯套接在所述外锁芯和所述内锁芯之间且可转动,所述槽道连通所述内锁芯和所述外锁芯且贯通所述中锁芯,所述槽道内依次设置有内锁芯弹子、中锁芯弹子、外锁芯弹子及设置在所述外锁芯弹子和所述外锁芯的槽道底之间的弹簧;锁定状态下,所述中锁芯弹子的顶部处于所述内锁芯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的底部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的槽道内,所述外锁芯弹子完全处于所述外锁芯的槽道内;开启状态下,所述内锁芯弹子完全处于所述内锁芯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的顶部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的底部处于所述外锁芯的槽道内。
基于上述,所述内锁芯弹子的底部和所述中锁芯弹子的顶部分别为防盗柱型凸台。
基于上述,所述内锁芯和所述中锁芯之间设置有限位珠。
基于上述,所述中锁芯弹子和所述外锁芯弹子之间设置有短弹子;锁定状态下,所述短弹子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的槽道内;开启状态下,所述短弹子完全处于所述外锁芯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的底部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的槽道内。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中锁芯结构,在锁定状态下,所述中锁芯连同所述内锁芯能以所述内锁芯为转轴在所述外锁芯内摆动,使所述中锁芯槽道口和所述外锁芯槽道口发生错位,所述内锁芯弹子便无法被压动,大大增加了不法分子使用开锁工具开锁时的难度,其具有设计科学、防盗性能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面示意图。
图中:1.外锁芯;2.中锁芯;3.内锁芯;4.弹簧;5.限位珠;11.外锁芯弹子;21.中锁芯弹子;22.短弹子;31.内锁芯弹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锁芯,包括外锁芯1、中锁芯2、内锁芯3和五条槽道,所述中锁芯2套接在所述外锁芯1和所述内锁芯3之间且可转动,所述槽道连通所述内锁芯3和所述外锁芯1且贯通所述中锁芯2,所述槽道内依次设置有内锁芯弹子31、中锁芯弹子21、外锁芯弹子11及设置在所述外锁芯弹子11和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槽底之间的弹簧4。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内锁芯弹子31完全处于所述内锁芯3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21的顶部处于所述内锁芯3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21的底部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2的槽道内,所述外锁芯弹子11完全处于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内,此状态下所述中锁芯2连同所述内锁芯3能以所述内锁芯3为转轴在所述外锁芯1内摆动,当发生摆动时,所述中锁芯2的槽道口和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口会产生错位,所述内锁芯弹子31便无法被压动,即发生摆动时无法开锁;优选地,所述内锁芯3和所述中锁芯2之间设置有限位珠5,以增加所述内锁芯3和所述中锁芯2之间的摩擦力,使所述中锁芯2更容易相对所述外锁芯1摆动,所述限位珠5和所述中锁芯2之间设置有限位珠弹簧。在开启状态下,所述内锁芯弹子31完全处于所述内锁芯3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21的顶部完全处于所述中锁芯2的槽道内、所述中锁芯弹子21的底部处于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内,所述外锁芯弹子11完全处于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内,此状态下所述内锁芯3可以在所述中锁芯2内转动,以完成开锁动作。
锁定状态下,使用开锁工具开锁时,在将开锁工具插入钥匙槽的过程中需要适当转动开锁工具,以便开锁工具插入并按压所述内锁芯弹子31。在所述开锁工具的转动带动下,所述中锁芯2连同所述内锁芯3以所述内锁芯3为转轴在所述外锁芯1内摆动,所述中锁芯2的槽道口和所述外锁芯1的槽道口发生错位,所述内锁芯弹子31便无法被压动,从而阻碍开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一杰,未经崔一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50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