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0147068.7 申请日: 2016-02-26
公开(公告)号: CN205337314U 公开(公告)日: 2016-06-29
发明(设计)人: 马晓乾;周琦;赵红盈;申国涛;高宇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M1/10 分类号: A01M1/10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杨立超
地址: 15004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光肩星 天牛 诱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涉及林木害虫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重要的林木蛀干害虫,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美国及俄罗斯等地,国内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主要危害杨树、柳树、槭树、榆树等树种,主要以幼虫蛀食树干,轻则导致树势衰弱、影响木材质量,严重时树木木质部被蛀空,树干风折或整株枯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谋求光肩星天牛无公害、环境友好且持久有效的防控措施,一直是国内外林业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现有技术证实,植食性昆虫在选择寄主植物的过程中,对寄主植物和产卵场所选择、躲避、无反应等行为是通过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间化学交流来实现的,这种交流主要是植食性昆虫嗅觉对寄主植物释放的特定的挥发性气体物质的识别;同时昆虫信息素作为昆虫个体、种间及群体之间起化学通讯作用的化合物,是昆虫交流的化学分语言,如在自然界中,害虫雌或雄成虫在性成熟后,会释放性信息素的化合物,它释放至空气中后随气流扩散,刺激雄虫或雌虫触角中的化学感觉器官,引起雄或雌性个体性冲动及引诱雄虫向释放源定向飞行,并与释放雌成虫交配以繁衍后代。近年来,利用植物挥发物及昆虫信息素制作引诱剂,将引诱剂放置于诱捕器中监测和防治农林虫害,是国内外主要的生物防控措施,具有无污染、生物活性强和专一性高的显著特点,具有绿色环保及经济有效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害虫的预测预报及防治领域。目前已有多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如“光肩星天牛诱捕器(申请号:201420053126.0)”和“光肩星天牛视觉效果改进型拦截挡板式诱捕器(201520075805.2)”等。现有的光肩星天牛诱捕器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诱捕器没有仿生颜色,防治效果不理想;(2)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组装和野外携带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光肩星天牛诱捕器由于没有仿生颜色,影响诱捕效果和防治效果;还存在结构复杂、组装和野外携带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具有仿生颜色、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和野外携带、诱捕效果好的一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光肩星天牛诱捕器,所述光肩星天牛诱捕器的表面颜色为仿生色,所述诱捕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蝶形顶盖、挡虫板、诱芯盒、漏斗形接虫器和收集瓶,挡虫板由呈十字形交叉设置的两个矩形板构成,两个矩形板的交接处中部开有与诱芯盒形状大小吻合的孔洞,诱芯盒安装在所述孔洞内;漏斗形接虫器由大端朝上的锥形筒和位于锥形筒上方的圆柱筒构成,圆柱筒内径和锥形筒大端面内径一致且二者连接在一起;挡虫板上端的十字形截面与蝶形顶盖的敞口端连接,挡虫板下端插入圆柱筒内并与其内壁连接;锥形筒的小端与收集瓶连通,收集瓶的底部设有小于虫体大小的排水孔;所述挡虫板的外表面、漏斗形接虫器内表面和收集瓶的内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所述光滑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小于等于0.2。

所述顶盖、挡虫板、漏斗形接虫器和收集瓶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而成,顶盖、挡虫板、漏斗形接虫器和收集瓶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所述仿生色为仿糖槭树皮色、仿悬铃木树皮色或杨树树皮色。

所述蝶形顶盖的底部外表面中心位置设有用于悬挂的吊环。

所述两个矩形板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锥形筒的小端与收集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锥形筒的锥角α为25°~85°。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实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光肩星天牛诱捕器设有仿生颜色、结构简单、组装和野外携带方便等优点,该光肩星天牛诱捕器和光肩星天牛引诱剂配合使用,能够诱捕到大量光肩星天牛成虫,诱捕效率高,从而快速、显著的降低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有效的控制光肩星天牛对林木的危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漏斗形接虫器的锥形筒主视图。

图中:1-为金属吊圈,2-蝶形顶盖,3-挡虫板,4-诱芯挂置位置,5-漏斗形接虫器,6-收集瓶,7-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70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