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6632.3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7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李先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冶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203 | 代理人: | 顾雯,张星漪 |
地址: | 2009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患者 自助 调节 开关 氧气 吸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便于患者在不起身情况下可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
背景技术
氧气吸入器是一种在医院和家庭吸氧所使用的器材。现有病房里通常使用与中心供氧室连通的墙式氧气吸入器,它主要由氧气吸入器主体、透明气管、气量刻度管、浮球、插头、出气口、瓶盖、密封件、湿化瓶、滤气管、针状螺纹开关等部件组成。氧气吸入的实现过程是通过氧气吸入器的叉头与氧气管道的氧气终端叉联接在一起,湿化瓶内灌蒸馏水,水量超过滤器管底部,不高于半瓶,储气罐接装病人吸氧软管,当吸氧时,逐步打开针状螺纹开关,氧气从氧气通道终端通过叉头进入氧气吸入器主体,托起浮球,经气量刻度管上端,从滤气管下端输出,与蒸馏水碰撞后再上升到瓶盖上的出气口输出,经吸氧软管输送到吸气罩,达到给病人吸氧治疗的目的。氧气吸入器通过针状螺纹开关旋转的大小决定氧气的气量大小。
患者日常有拿开吸气罩的需要,拿开吸气罩前,需要通过旋转针状螺纹开关调小氧气吸入器的氧气输出量至关闭状态。墙式氧气吸入器通常装在病床上方,患者的手臂在不起身的情况下难以够到针状螺纹开关,对于高位截瘫等下肢肌力明显减退但上肢肌力正常而不便起身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旋转针状螺纹开关。为满足间断吸氧的需求,这类患者需要频繁呼叫护理人员来开关和调节氧气供应量大小,从而占用了较多的护理资源,而且当护理人员对于这类患者开关及调节吸氧流量的需求反应时间较长时,患者的就医舒适度也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套便于患者在不起身状态下自助调整氧气吸入器开关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包括可调节氧气输出量的调节旋钮,还包括拉绳,拉绳的中部嵌入调节旋钮侧壁的导槽内。
拉绳中部嵌入导槽内,由于拉绳与导槽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因此牵引拉绳时,调节旋钮可以转动,从而调节氧气吸入器,只要拉绳足够长,拉绳就会垂到病床上,即使是卧床的患者也可以通过牵引拉绳达到调节氧气输出量的作用。
一般认为拉绳与导槽是有摩擦力使得调节旋钮可以转动,优选有两种方式避免拉绳与导槽滑动。
其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导槽为螺旋形,拉绳中部卷绕在螺旋形导槽内。通过正常导槽与拉绳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拉绳更容易控制调节旋钮,避免打滑。
进一步的,导槽上有弹性抵压件抵靠卷绕在导槽内的拉绳。进一步增加拉绳与导槽之间的摩擦力。
另一种优选方式为,所述的导槽内有齿形结构,所述的拉绳上有与导槽齿形结构相啮合的齿块。通过导槽与拉绳之间的啮合结构增加了导槽与拉绳之间的限制关系,使得拉绳不易与导槽打滑。
进一步的,导槽上的齿形结构为间断的半球孔,所述的拉绳的齿块为滚珠,滚珠可嵌入半球孔内。拉绳设计成串联滚珠的方式是容易实现的,而导槽上的半球孔与滚珠一一对应,拉动拉绳能够在滚珠与导槽之间的作用力下促使调节旋钮转动。
优选的,拉绳的两个牵引端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改变了现有调节旋钮的结构,增加了调节旋钮上的导槽,并在导槽内设置拉绳,当牵引拉绳一端时,调节旋钮向一个方向旋转,当牵引拉绳另一端时,调节旋钮向反方向旋转,从而调节氧气输出量,拉绳可将处于高处的氧气吸入器调节旋钮的操作引伸到病床上进行,而且改变了旋转的操作变为拉伸,这种方式有助于病人自助操作,不必要频繁地借助护理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患者而言调节简单、及时、便利;对医院而言节省了有限的护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第二种实施方式;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患者自助调节开关的氧气吸入器第三种实施方式;
其中:
1-调节旋钮 11-导槽 2-拉绳
3-弹性抵压件 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冶医院,未经上海中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6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