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4340.6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4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千千;缪丽萍;耿玉栋;温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模拟 降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降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
背景技术
模拟降雨实验是一种用于识别污染物在包气带中运移规律、分析降雨强度对包气带中污染物淋滤和渗滤的影响机制、土壤侵蚀机理等重要的实验手段。目前,国内外主流的模拟降雨装置主要用于室外场地上,且价格较为昂贵,很多项目由于经费有限,未能支持购买模拟降雨装置,对实验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同时,项目中部分控制实验需要在室内完成,现有的模拟降雨装置无法实现此过程,研究者仅能应用喷头喷洒的方式代替模拟降雨实验,这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一种便携、成本低、实验准确性高的模拟降雨器亟须研究开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该装置可以模拟不同降雨量和瞬时降雨强度的降雨、满足不同实验要求,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容易携带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集水箱、位于集水箱底部的输水控制阀、连接于输水控制阀下方由上至下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流量水表、转子流量计(流速测量装置)、手动球阀开关、降雨管架,所述降雨管架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分水管路和通过连接头与主分水管路连通的若干降雨管道,所述降雨管道分为上下两层且交错分布,降雨管道的底部分布滴水微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分水管路和降雨管道均为聚丙烯管,主分水管路内径为降雨管道内径的2倍。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利用流量水表显示降雨总体积,利用转子流量计(流速测量装置)调整瞬时降雨强度,可以精确设置模拟降雨实验中的降雨总量和瞬时降雨强度,采用多种流量控制技术,可满足不同实验要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开展室内、室外的模拟降雨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集水箱、2输水控制阀、3流量水表、4转子流量计(流速测量装置)、5手动球阀开关、6降雨管架、61支架、62主分水管路、63降雨管道、64滴水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由集水箱1、位于集水箱底部的输水控制阀2、连接于输水控制阀下方由上至下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流量水表3、转子流量计(流速测量装置)4、手动球阀开关5、降雨管架6,所述降雨管架包括支架61、安装在支架上的主分水管路62和通过连接头与主分水管路连通的若干降雨管道63,所述降雨管道分为上下两层且交错分布,降雨管道的底部分布滴水微孔64。
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便携式模拟降雨装置,集水箱由标明容积刻度的高密度聚乙烯桶或箱组成,主分水管路由内径4cm的PPR聚丙烯管组成,降雨管道由内径2cm的PPR聚丙烯管组成,降雨管道下方密布1mm的滴水微孔,供模拟降雨时滴水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4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免疫组化实验盒
- 下一篇:一种多参数传感器水质分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