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用钢包下水口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43290.X | 申请日: | 2016-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1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战;谷小华;王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50 | 分类号: | B22D41/50 |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 地址: | 064099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用 钢包 水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铸用钢包下水口,属于冶金行业炼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铸用钢包滑动水口机构是控制钢水的关键元件,因其操作性好、安全性高而得到迅速发展。钢包滑动水口机构系统主要由上水口,上、下滑板和下水口组成。连铸用钢包下水口,使用时裸露在空气中,孔内钢水通过,造成下水口所受热冲击较大,受材质及外形的限制,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为此,在其外部用钢壳将其紧固,防止纵向裂纹向四周扩大,下水口炸裂。
下水口在使用时,通过机构旋套旋紧将下水口粗端施加纵向的力而固定,下水口粗端的高度成为关键的定位尺寸,需将该尺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目前所用下水口砖坯均没有对钢壳进行定位,下水口砖坯外壁涂抹组装火泥后与钢壳组装,因组装火泥有一定的塑性,下水口组装时定位尺寸很难控制,既影响组装的效率,又增加了组装下水口的不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用钢包下水口,利用下水口砖顶部的凸沿对钢壳进行定位,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铸用钢包下水口,包含钢壳、组装火泥、下水口砖和凸沿,下水口砖呈圆台状,下水口砖的顶部设有凸沿,凸沿与下水口砖构成阶梯形,下水口砖外表面上设有钢壳,下水口砖与钢壳之间设有组装火泥。
所述下水口砖顶部的凸沿的外径与钢壳的外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下水口顶部的凸沿定位,组装时直接将钢壳装至凸沿下即可,操作简单,尺寸控制方便,还可以有效控制泥口装偏的问题,在泥口干燥的过程中,消除因组装火泥塑性变化而引起的钢壳走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钢壳1、组装火泥2、下水口砖3、凸沿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一种连铸用钢包下水口,包含钢壳1、组装火泥2、下水口砖3和凸沿4,下水口砖3呈圆台状,下水口砖3的顶部设有凸沿4,凸沿4与下水口砖3构成阶梯形,下水口砖3外表面上设有钢壳1,下水口砖3与钢壳1之间设有组装火泥2。
所述下水口砖3顶部的凸沿4的外径与钢壳1的外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下水口砖的母扣高度大于5mm,该下水口砖3的上部设计出高度为5mm的凸沿4。组装时,下水口砖3的大头向下放置在操作平台上固定,将组装火泥2均匀地涂抹在下水口砖外壁上,然后将钢壳1从下水口砖小头套入,将钢壳1从大头组装至凸沿下即可,定位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时创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32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