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佛珠的手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1357.6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福仲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6299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佛珠 手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佛珠的手镯。
背景技术
手镯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装饰品,但功能较为单一。
佛学文化源远流长。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通常采用丝线穿过圆通孔,将若干粒佛珠串成一圈。一圈佛珠的粒数可以是14、18、21、27、30、42、54、108或1080。普通信众则喜欢将少量的佛珠串成手链戴在手腕上,除了礼佛祈福和装饰作用,闲暇时用手指持续搓动佛珠,还能静心养神。但佛珠串成的手链存在丝线容易断开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镯,不仅能增强手镯的装饰作用,还能用于礼佛祈福,用手指持续搓动佛珠,还能静心养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佛珠的手镯,包括一圆环形手镯和若干粒佛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所述圆环形手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环形凹槽,所述外环形凹槽截面的圆心角∠OBC为200-250°,所述佛珠设置在外环形凹槽内,佛珠的直径略小于外环形凹槽的内径,使佛珠能在外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但佛珠不能从外环形凹槽内脱出。
所述的圆环形手镯由对称的上半片手镯和下半片手镯拼接而成,所述上半片手镯下端部的中心线上设有内环形凹槽,所述内环形凹槽的截面为方形,所述下半片手镯上端部的中心线上设有成一体结构且与内环形凹槽匹配的的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通过强粘胶胶粘固定在内环形凹槽内。
所述的圆环形手镯和佛珠的材质分别选用金属、玉石、硬质塑料或硬质珍稀木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能增强手镯的装饰作用,还能用于礼佛祈福,用手指持续搓动佛珠,还能静心养神。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的A-A剖视图。
图中1-环形凸条,2-上半片手镯,3-外环形凹槽,4-佛珠,5-下半片手镯,6-内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佛珠的手镯,包括一圆环形手镯和十八粒佛珠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圆环形手镯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外环形凹槽3,外环形凹槽3截面的圆心角∠OBC为225°,佛珠4设置在外环形凹槽3内,佛珠4的直径略小于外环形凹槽3的内径,使佛珠4能在外环形凹槽3内自由转动,但佛珠4不能从外环形凹槽3内脱出。
如图2所示,圆环形手镯由对称的上半片手镯2和下半片手镯(5)拼接而成,上半片手镯2下端部的中心线上设有内环形凹槽6,内环形凹槽6的截面为方形,下半片手镯5上端部的中心线上设有成一体结构且与内环形凹槽6匹配的的环形凸条1,环形凸条1通过强粘胶胶粘固定在内环形凹槽6内。
圆环形手镯和佛珠4的材质分别选用玉石和硬质珍稀木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福仲,未经罗福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1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充气的戒指
- 下一篇:一种便于与钥匙配合使用的钥匙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