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级自毁吸能缓冲式防落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41344.9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曙云;杜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喆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自毁 缓冲 式防落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路桥工程中梁桥的T梁或箱梁在地震或极端意外发生时防止坠落的多级自毁吸能缓冲式防落梁的装置,也适用于其它建筑物有防止掉落要求的构件防止坍落。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路桥建设项目大幅度的增加,桥梁运行安全问题已提到了新的高度,在地震或极端灾害发生时,落梁是一大次生灾难。现在的桥梁技术规范中已明确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时不落梁的要求,但这项规定的推出必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手段来满足实施要求。落梁发生在梁式桥的桥墩、桥台与桥板间发生相对位移时,位移量若超出设计最大搭接长度的可移动范围后,梁板一端脱离墩台而下落的现象。梁板与墩台间保持有允许的移动,是保护桥墩不受地震波冲击切墩整体坍塌的一种抗震措施,可避免更大的破坏现象。可是有移动就有落梁的可能!但只要有一种装置能在梁板下落时拉住梁的一端,使之不对地面及墩台产生次生冲击,同时还要确保自身不在梁端下落冲击中失效,就可达到防止落梁的目的,为救援或修复提供有利条件。
现已有一些防落梁装置产品在逐渐推出,但目前这些有效的防落梁装置中都是万元以上成本一套的装置,一些采用了斜拉桥或悬索桥用的拉杆拉索配件作为防落梁拉杆,其特点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以一孔桥用14套计算,一座桥多达几十万至几百万元的投入对该项技术的推广使用无凝是一种阻碍;只注重拉杆强度,不设有效的缓冲吸能装置,会导至拉杆与梁体连接部位在下落过程中拉碎梁体而失效。已有装置中采用的只是橡胶缓冲垫,但橡胶垫的压缩距离很有限,单独使用橡胶缓冲垫因得不到弹性恢复的机会,变形后的橡胶垫是没有缓冲作用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防落梁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T梁、箱梁的防落梁装置,它能达到低碳环保、施工难度低、操作简易、成本低、材料易取得、次生伤害小的效果,又能用于新桥建设也能用于旧桥维修加固。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梁板端部的梁体横隔板预置顺桥纵向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装入防落梁拉杆,防落梁拉杆的两端分别装入挤压型自毁吸能器,且自毁吸能器的端面由防落梁拉杆两端的互锁双螺母保持间隙,当落梁状态时互锁双螺母处于触压自毁吸能器的端面位置。
自毁吸能器为带台阶的柱状体,柱状体表面加工有一系列沟槽,且自毁吸能器串联组合使用时应大端对大端,小端对小端。
防落梁拉杆上组装的自毁吸能器与互锁双螺母之间、自毁吸能器与梁体横隔板之间都装有垫板。
在最外端布置的自毁吸能器的中空腔内设置有破残锥,其形状为带有中孔的锥体。
防落梁拉杆上组装的自毁吸能器与梁体横隔板之间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自毁吸能器的台阶柱状体为圆柱状或多边形柱状,柱状体表面的一系列沟槽呈轴向排列。
整个自毁吸能器包容在防护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是:自毁吸能缓冲技术使得由静止到自由落体的梁板在下落运动开始后被拉住,且不被已经下落的重载梁体产生的瞬间拉力冲击拉断拉杆或拉碎与梁体连接的部位失效重新坠落,因这时的拉力是梁体重力与冲击力相叠加的合力:
瞬间拉力P=mg+mΔv/Δt。
(m:梁端质量,g:重力加速度,Δv:速度增量,Δt:时间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喆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喆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413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