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36920.0 | 申请日: | 2016-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4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存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同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翻转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领域,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座椅不再是初始的只供乘员乘坐的一种物品,而是要求它外形美观、乘坐舒适、安全、功能简洁、实用、方便。同时,伴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库存了逐渐攀升,汽车生产企业有在保证车辆合格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是常规的用于调节靠背向前翻转调节或向后角度调节的结构,这样能够确保使得乘员在乘坐或在车上休息时更舒适、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现有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通常是四连杆机构,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引导导致装配流程繁琐,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它包括:
转轴,所述转轴包括内圆杆以及一体形成于所述内圆杆外周面上的包裹层,所述包裹层外表面具有平行于所述内圆杆轴心线的多个凸起、多个凹槽和一平面,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
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端部。
优化地,所述旋转把手由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三连接块一体成型而成,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在所述转轴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呈弧形,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在其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所述卡接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且与其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所述弧形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块在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延伸至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相连接,所述限位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外侧且与其相垂直,所述限位挡块与所述卡接挡块分别位于所述旋转把手的两侧。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通过在内圆杆外表面形成凸起、凹槽和平面,该凸起和凹槽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从而形成特定结构的转轴与旋转把手相固定,可以用于替代现有的四连杆机构,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能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中转轴的侧视图;
其中,1、旋转把手;11、第一连接块;111、卡接挡块;112、弧形连接部;12、第二连接块;121、限位挡块;13、第三连接块;2、转轴;21、内圆杆;22、包裹层;221、凸起;222、凹槽;223、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汽车座椅翻转调节机构,主要包括旋转把手1和转轴2。
其中,转轴2包括内圆杆21以及一体形成于内圆杆21外周面上的包裹层22,该包裹层22的外表面具有平行于内圆杆21轴心线的多个凸起221、多个凹槽222和一个平面223,这些凸起221和凹槽222交替设置且平滑过渡;而平面223与内圆杆21外周面有一定的距离,其宽度小于内圆杆21的直径,这样的转轴2用于与其它部件相配合,以带动其它部件对应的动作。旋转把手1则固定在转轴2的端部,用于带动转轴2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把手1由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一连接块11、第二连接块12和第三连接块13一体成型而成,第一连接块11固定在转轴2的端部;第二连接块12呈弧形,用于连接第一连接块11和第三连接块13的两端部;利用第二连接块12使得第三连接块13与第一连接块1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9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11在其与第二连接块12的连接处设有卡接挡块111,该卡接挡块111设置于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此处为内侧,定义旋转把手1中靠近第二连接块12弧心的一侧为其内侧,另一侧为其外侧)且与其相垂直。第一连接块11中部形成弧形连接部112,该弧形连接部112使得第一连接块11的两部分不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弧形连接部11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连接块11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同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同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69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座椅肩颈垫
- 下一篇:用于柔性悬挂非滑道式分段绝缘器的组装调试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