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举升式餐厨垃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4335.7 | 申请日: | 2016-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6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仁鹏;朱阳;薛亚刚;司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14 | 分类号: | B65F3/14;B65F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王科华 |
地址: | 71020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举升式餐厨 垃圾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举升式餐厨垃圾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餐厨垃圾车以卸料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推铲式卸料,另一种为举升式卸料。目前市场上这两种餐厨垃圾车普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推铲式卸料餐厨垃圾车整车结构比较复杂;推铲布置不合理,入料需人工在入料口拿铁锨辅助装满,且周边密封不严实,泔水容易渗入推铲后端对液压油缸造成腐蚀并易损坏;卸料后后门边沿容易残留垃圾,长期开闭造成后门密封条易损坏,导致后门泔水渗出,造成二次污染。
2、举升式卸料餐厨垃圾车箱体使用厚钢板,耐腐蚀性较差,并箱体自重过大;前举升式结构布置不合理导致整车重心后移,车辆爬坡附着力较差;垃圾入口刮铲布置不合理导致整车满载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车结构布置合理、操控简单方便、减少操作者劳动强度、工作性能稳定可靠的举升式餐厨垃圾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举升式餐厨垃圾车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这种新型举升式餐厨垃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类底盘、垃圾箱体,垃圾箱体的后部设有可开闭的后门总成且顶部靠前端设有入料口,右前部侧面设有连接到入料口的吊升式提桶机构。通过吊升式提桶机构将餐厨垃圾直接轻松的装入垃圾箱体中,垃圾箱体前部设有缓料螺旋机构,可以通过其自动调节装满餐厨垃圾,这样操作轻松,减少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与难度,而且装载过程中无溢撒。后门设有双唇硅胶密封条且锁紧方式采用新型环卫车的后门锁紧机构锁紧,运载过程中无撒漏。卸料采用腹部举升式方式,快而干净地一次全部卸掉。整车各种结构布置合理,聚集了一系列优点,装载、运载过程中无撒漏、渗漏,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举升式餐厨垃圾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二类底盘12、垃圾箱体4;
以车辆前进方向为前向,垃圾箱体4的后端设有可开闭的后门总成2,垃圾箱体4的后端通过销轴连接在副车架9上面,举升油缸11连接固定在副车架9的油缸支撑座上,其举升油缸的另一端连接在垃圾箱体4底部;
垃圾箱体4顶部设有入料口,垃圾箱体侧面设有连接到入料口的吊升式提桶机构10,吊升式提桶机构10包括提桶挂钩以及连杆,提桶挂钩设置在连杆上,连杆沿滑动导轨6滑动;
滑动导轨6焊接在垃圾箱体4上,滑动导轨从垃圾箱体下部布置到顶部,吊升拉杆7连接在垃圾箱体4支撑连接座上,吊升式提桶机构10一边连接在吊升拉杆7上,另一边连接在滑动导轨6上,盖板拉杆5的一端连接在箱体盖板上,箱体盖板启闭入料口,盖板拉杆另一端连接在吊升拉杆7顶端的旋转杆上,吊升拉杆由油缸驱动。
进一步地,垃圾箱体4顶部靠右前端位置设有入料口,右前部侧面设有连接到入料口的吊升式提桶机构10。
进一步地,后门总成2通过调节螺栓机构连接在垃圾箱体4的固定调节座上,双唇硅胶密封条3镶嵌在后门总成2的固定卡槽里。
进一步地,垃圾箱体4前端面设有螺旋缓料机构8,螺旋缓料机构8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旋杆,螺旋杆一端连接动力设备,一端用于进给推料。
进一步地,螺旋缓料机构8通过螺栓固定在垃圾箱体4的前端面加强座上。
进一步地,垃圾箱体4和后门总成2之间通过后门锁紧机构1连接锁紧。
进一步地,副车架9中部设有油缸连接座,连接固定举升油缸11的一端,举升油缸11的另一端连接垃圾箱体4的中部。
进一步地,举升油缸11采用倾斜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举升式餐厨垃圾车上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举升式餐厨垃圾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后门锁紧机构,2、后门总成,3、双唇硅胶密封条,4、垃圾箱体,5、盖板拉杆,6、滑动导轨,7、吊升拉杆,8、螺旋缓料机构,9.、副车架,10、吊升式提桶机构,11、举升油缸,12、二类底盘,13、储物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实用新型,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43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