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34292.2 | 申请日: | 2016-0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韩昌隆;鞠峰;周晓崇;付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7/18;H01M10/0525;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相对于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当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锂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过充的问题,即正极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积聚的反应热使得电芯处于热失控状态,同时当正极中的锂脱完后,活性很强的正极将与电解液发生剧烈的反应,使得热量急剧增加,从而使得电池发生热失控。
因此,如何防止锂电池的过充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以实现锂电池具有较好的过充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包括:常开型电压开关、熔断装置、MOS开关管、压力感应断流装置、电阻和涂覆在所述电阻上的产气物质;其中:
所述熔断装置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常开型电压开关的电压输入端子通过所述熔断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常开型电压开关的接地端子与所述锂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常开型电压开关的电压检测输出端子与所述MOS开关管的栅极相连;
所述MOS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锂电池的负极相连;
所述MOS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熔断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相连;
所述压力感应断流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熔断装置与所述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压力感应断流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锂电池的负极相连。
优选地,所述常开型电压开关的闭合电压值高于所述锂电池的电压值0.1~0.7V。
优选地,所述产气物质为尿素、聚磷酸铵、Mn(NO3)2、NaHSO3或Cu(HSO3)2。
优选地,所述产气物质的分解温度为100~500℃。
优选地,所述电阻的发热温度为100~500℃。
优选地,所述熔断装置为保险丝。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当锂电池过充达到常开型电压开关的作用电压时,常开型电压开关触发MOS开关管的栅极,使得漏极与源极导通,锂电池放电,使得电阻发热,发热后的电阻触发涂覆在电阻上的产气物质产生气体,达到压力感应断流装置的作用气压,使得压力感应断流装置翻转触发锂电池的正负极短路,短路的大电流使得熔断装置熔断,实现了锂电池的过充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电池过充保护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包括常开型电压开关11、熔断装置12、MOS开关管13、压力感应断流装置14、电阻15和涂覆在电阻15上的产气物质16;其中:
熔断装置12与锂电池17的正极相连;
常开型电压开关11的电压输入端子VDD通过熔断装置12与锂电池17的正极相连;
常开型电压开关11的接地端子VSS与锂电池17的负极相连;
常开型电压开关11的电压检测输出端子Vout与MOS开关管13的栅极G相连;
MOS开关管13的源极S与锂电池17的负极相连;
MOS开关管13的漏极D与电阻15的一端相连,电阻15的另一端通过熔断装置12与锂电池17的正极相连;
压力感应断流装置14的一端通过熔断装置12与锂电池17的正极相连,压力感应断流装置14的另一端与锂电池17的负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42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充电线圈组件、无线充电模块及无线充电钱包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充电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