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冲击式气动防汛打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30099.1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7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华;曹义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华 |
主分类号: | E02D7/06 | 分类号: | E02D7/06;E02D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 冲击 气动 防汛 打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桩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冲击式气动防汛打 桩机。
【背景技术】
打桩机是一种依靠动力将桩打入地基的施工机械。目前存在两种打桩机, 分别是人工手持作业的便携式打桩机和机载打桩机,所述机载打桩机广泛应用 在建筑施工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这种机械可以以自身的机械重量向桩施加 一个很大的向下的压力,再通过打桩机工作部的振动或冲击动作,来完成打桩 作业。但是现有的打桩机都存在一些技术缺陷需要解决。
人工手持作业的便携式打桩机,由于采用人工向下施加压力,因此所施加 的压力相比机械施加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人工手持作业的便携式打桩机所产生 的冲击能量,或为内能不能有效引出,或机体反向弹跳,不能将冲击动能有效 地作用在桩上。
本专利记载的机载打桩机是气动冲击式打桩机,其工作动力媒体是压缩空 气,压缩空气由施工现场自备的空压机组提供。工作时,压缩空气快速推动打 桩机的活塞,以产生冲击动能,该冲击动能传递到以一定方式与打桩机机体相 连接的桩体上,来实现打桩功能。完成一根桩的打桩作业后,迅速将打桩机与 桩脱离,移动工作位置,连接下一根桩,继续进行打桩作业。为打桩机提供压 缩空气的动力源,目前一般采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拖式空压机组或是车载空压 机组,体积重量大、稳定性差、不方便移动。
另外,无论是人工手持作业的便携式打桩机还是气动冲击式打桩机,桩与 打桩机的结合也一般采用螺栓定位或紧固,不能够迅速地结合和分离,而且这 种型式的机桩结合,往往会使机体的反弹影响到桩,甚至会使作为击桩锤的活 塞的冲击能作为打桩机的内能,从而不能有效地实现打桩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打桩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 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冲击式气动防汛打桩机,包括空压机组以及打桩机头,所述空压 机组通过气管线与所述打桩机头连接;
所述打桩机头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的外筒,所述外筒的顶部密 封连接有一个上密封盖,所述外筒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一个下密封盖,所述下 密封盖与外筒的连接处采用密封方式连接,所述上密封盖与所述下密封盖之间 还设置有一个内筒,所述内筒与所述上密封盖的连接处、所述内筒与所述下密 封盖的连接处均采用密封方式连接,所述内筒中还设置有一个活塞和一个击桩 杆;
所述活塞的顶面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向上穿出所述上密封盖,所 述活塞杆与所述上密封盖之间采用密封方式连接,所述活塞的顶面为阶梯式结 构,上阶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上密封圈,下阶梯的侧面设置有一个下密封圈, 所述上密封盖的底端处设置有与所述活塞顶面的阶梯式结构相适配的内凹结 构,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口,当所述活塞位于所述内筒的顶 端位置处时,所述通气口位于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圈之间的所述活塞侧 壁位置处;
所述击桩杆包括击击桩杆本体和设置在击击桩杆本体顶端的击桩杆帽,所 述击击桩杆本体以密封方式套设在所述下密封盖的中心轴位置处,位于所述内 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所述下密封盖上开设有进气口,位于所述内筒底端的所述 下密封盖上开设有下腔口,位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之间的所述下密封盖上还 开设有储气腔口,所述储气腔口与所述下腔口之间通过气管路串联有换向阀和 快排阀;
所述击桩杆的正下方设置有持桩筒,所述持桩筒内能够放置被所述击桩杆 打击的桩。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壳与所述外筒可制成为一体式的结构,从而减少结 构部件,方便组装。
进一步地,所述换向阀是两位三通气动换向阀或者是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空压机组包括动力机、压缩机和储气罐;所述动力机为所 述压缩机提供动力,所述压缩机将压缩空气储存至所述储气罐内,所述储气罐 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动力机的上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动力机是风冷式汽油机或者是水冷式柴油机。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的上阶梯面积是下阶梯面积的17倍。
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盖以及下密封盖将所述外筒内侧和所述内筒外侧之 间密封成一个储气腔,所述储气腔与通气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华,未经张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30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