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智能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9465.1 | 申请日: | 2016-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3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星 |
主分类号: | G04G17/08 | 分类号: | G04G17/08;G04G19/00;A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5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手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智能手表具有打电话发短信等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手表以其多功能被众多青年所青睐,但是智能手表相对普通的手表来说体积比较大。所以现有的智能手表有以下缺点:1现有智能手表的表带以及相应的卡口比较固定,调节不方便,比如人的手过细,而一般的表带即使使用了最小卡口,表带与手表之间会有很大的间隙,不仅会带来人的不舒适,而且也会导致手表背后相应传感器的实用精度降低;2现有智能手表的续航时间过短,导致用户必须频繁充电,十分不方便;3现有智能手表的电能供应方式单一,只能通过内部蓄电池供电,而没有把人体其他资源利用起来;4因为智能表的体积较大,所以带起来手腕会不舒服。
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智能手表,能够补足上述各个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手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智能手表,包括智能手表本体、液晶触摸屏、控制按钮、凹槽、表带、表扣、旋转凸帽、旋转杆、固定盘、拉力弹簧、筒质后盖、铁质后盖和海绵,所述智能手表本体的顶部设有液晶触摸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智能手表本体的两侧设有凹形槽且形状为“H”形,所述智能手表本体的底盖为弧形,底盖分别由筒质后盖和铁质后盖两种材质组成,所述筒质后盖和铁质后盖的中央设有一层海绵且相互贴合在一起,所述表带通过旋转凸帽、旋转杆、固定盘和拉力弹簧组成的表带旋转杆固定在智能手表本体的“H”形槽内,所述旋转凸帽安装在凹槽内且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旋转凸帽的外端和凹槽的里端分别设有对称“凸”形条和“凹”形条,所述表带通过表扣连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拉力弹簧设在旋转凸帽内且两端分别与旋转凸帽和旋转杆固定,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设在固定盘内且相互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盘固定安装在智能手表本体内。
优选的,所述筒质后盖设置在铁质后盖内。
优选的,所述凸帽的凸出部分设在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与表带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表带的制作材质为超薄韧性材料。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表带通过相应的优化设计,使其调节变得十分方便,只需通过相应的旋转凸帽,就能轻松控制表带的长短,松紧程度,这样不仅解决了表带与手留有间隙的问题,而且通过提高手表与手的贴合程度,也会是相应的传感器工作起来更加灵敏;2该手表采用盐水电池原理,通过相应的设计,将运动时产生的汗水巧妙的利用了起来,利用后盖上不同的材质,当汗水汇聚时,后盖上的铜,铁,汗水,三者构成电池,可以产生电能并且传给内部电池储存,供手表工作使用,从而使智能手表的续航工作时间延长;3手表与手腕贴合部分为弧形设计,与手腕接触面积变大,带起来更舒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凹槽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表带旋转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表带旋转杆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摘掉旋转凸帽后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手表本体的底部示意图。
图中:1、智能手表本体;2、液晶触摸屏;3、控制按钮;4、凹槽;5、表带;6、表扣;7、旋转凸帽;8、旋转杆;9、固定盘;10、拉力弹簧;11、筒质后盖;12、铁质后盖;13、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星,未经魏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94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智能小区家电控制系统
- 下一篇:手表机芯及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