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8815.2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47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法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7;H01B7/22;H01B7/2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然而传统燃油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有害废气,并加剧了对不可再生石油资源的依赖。在能源方面,目前世界汽车保有量约8亿辆,并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亿辆,主要增幅来自发展中国家。我国传统能源汽车的研发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我国并不落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汽车动力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突飞猛进。在能源技术方面,通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提升我国在能源技术方面的竞争力。
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重大原因在于充电站的推广,充电站需要用到电缆,现有技术中电缆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受到破坏,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因此亟需研制一种性能好又耐用的电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受到破坏,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包括多个导体、绝缘层、成缆填充层、通讯线、隔离层、外护套,所述导体与所述绝缘层之间挤包有半导电屏蔽层,所述绝缘层与所述成缆填充层之间挤包有铜带屏蔽层,所述半导电屏蔽层与所述外护套之间挤包有隔离层,所述成缆填充层与所述隔离层之间设置有阻水绳。
优选为,所述导体设置为裸铜丝。
优选为,所述半导电屏蔽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半导电屏蔽材料,厚度为0.2-0.4mm。
优选为,所述绝缘层采用热塑弹性体(TPE)。
优选为,所述铜带屏蔽层厚度为0.10-0.12mm。
优选为,所述成缆填充层采为阻燃聚丙烯(PP)。
优选为,所述隔离层由聚烯烃(PE)构成。
优选为,所述外护套由尼龙材料构成,其表面均匀喷涂有一层纳米级碳粉。
优选为,所述导体设置为3个。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采用多层屏蔽层结构,使的电缆不易受到破坏,延长了电缆的寿命,阻水绳遇水可吸水膨胀,阻此水份渗入线缆内部,进一步延长电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2-半导电屏蔽层,3-绝缘层,4-铜带屏蔽层,5-成缆填充层,6-通讯线,7-隔离层,8-外护套,9-阻水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用电缆,安置于公路、车库、宾馆、商场、停车场的充电柱上给电动车输送电能。此充电电缆从内向外依次为导体1、半导电屏蔽层2、绝缘层3、铜带屏蔽层4、成缆填充层5、通讯线6、隔离层7、外护套8,,其中外护套8上均匀喷涂有一层纳米级碳粉,成缆填充层5与隔离层7之间设置有阻水绳9。该种结构设置的电缆,采用多层屏蔽效果,也使电缆不易受到破坏,延长了电缆的寿命,阻水绳9具有高抗张强度及高吸水性,当有水气渗入电缆内部遇到阻水绳9后,阻水绳9吸水膨胀,阻此水份进一步渗入线缆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亘古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8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元件
- 下一篇:一种核电站用1E级K3类电机引接中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