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滤砂管抓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7063.8 | 申请日: | 2016-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赵国栋;郝海瑞;李春丽;李冲;王治强;崔涛;王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鑫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51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砂管 抓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油田钻井施工作业中用的设备,是一种滤砂管抓起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钻井施工作业中,要下入滤砂管,一般每口井需要下入滤砂管200米左右。为了保证滤砂管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不会损坏,滤砂管上包裹了保护套,滤砂管的保护套必须要求在下套管之前去除掉。滤砂管的保护套由纸和塑料等多层材料包裹着,总厚度达12㎜,在人工去除保护套时,必须要将滤砂管存放在管架上,利用铁镐等工具进行去除,4个人需花费3个小时才能完成,操作过程中,不仅容易伤人,而且还会损伤滤砂管,费时费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场采用吊车吊起滤砂管来去除保护套,由于上管架后滤砂管空隙小,挂绳套需要两个人钻到管架底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又由于管架下面属于不安全工作环境,因此,这种方法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滤砂管抓起器,方便去除滤砂管上的保护套,并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吊索、锁定装置、左吊耳、左卡圈、滤砂管、销轴、右吊耳、右卡圈,左卡圈、右卡圈由销轴铰链式连接在一起,左卡圈、右卡圈的内壁半径与滤砂管的外径相同,左卡圈、右卡圈合拢后卡住滤砂管,在左卡圈的左上方安装左吊耳,在右卡圈的右上方安装右吊耳,左吊耳与右吊耳对称安装,在左吊耳、右吊耳的吊孔里连接吊索,在左吊耳、右吊耳的上方之间安装锁定装置,锁定装置起固定左吊耳、右吊耳的位置作用,使左吊耳、右吊耳的之间不能相互靠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锁定装置使左吊耳、右吊耳之间的距离不能减小,使左卡圈、右卡圈合拢后牢牢的卡住滤砂管,从而可将滤砂管抓起并吊运至合适的位置去除保护套,保护套去除完成后,吊回到下井位置,解除锁定装置,上提吊索,在分力作用下左卡圈、右卡圈的上端绕销轴旋转,使左卡圈、右卡圈的下端张开脱离滤砂管,因此,本实用新型能达到设计目的,可以方便快捷的将滤砂管抓起和释放,安全可靠,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吊索1、锁定装置2、左吊耳3、左卡圈4、滤砂管5、销轴6、右吊耳7、右卡圈8,左卡圈4、右卡圈8由销轴6铰链式连接在一起,左卡圈4、右卡圈8可以绕销轴6旋转,可以使左卡圈4、右卡圈8下部的开口张大或缩小,左卡圈4、右卡圈8的内壁半径与滤砂管5的外径相同,左卡圈4、右卡圈8合拢后卡住滤砂管5,在左卡圈4的左上方安装左吊耳3,在右卡圈8的右上方安装右吊耳7,左吊耳3与右吊耳7对称安装,在左吊耳3、右吊耳7的吊孔里连接吊索1,在左吊耳3、右吊耳7的上方之间安装锁定装置2,锁定装置2起固定左吊耳3、右吊耳7的位置作用,使左吊耳3、右吊耳7的之间不能相互靠近,保证左卡圈4、右卡圈8下部的开口不能增大,从而可将滤砂管5抓起。
锁定装置6使左吊耳3、右吊耳7之间的距离不能减小,使左卡圈4、右卡圈8合拢后牢牢的卡住滤砂管5,从而可将滤砂管5抓起并吊运至合适的位置去除保护套,保护套去除完成后,吊回到下井位置,解除锁定装置6,使左吊耳3、右吊耳7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小,上提吊索1,在分力作用下左卡圈4、右卡圈8的上端绕销轴6旋转,使左卡圈4、右卡圈8的下端张开脱离滤砂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鑫,未经李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70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重机吊钩的防脱钩装置
- 下一篇:平台间的间隙搭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