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封油自动填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6420.9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卢杰;艾清;万志明;袁飞马;赵胜海;尹志龙;戴佳;任志文;王春利;肖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28 | 分类号: | F02C7/28;F02C7/22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封油 自动 填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封油自动填充系统。
背景技术
导弹作为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具有长期贮存、一次使用、贮存寿命内不维护或少维护的特点。为了使发动机随导弹长期贮存后仍能正常点火起动,通常对涡喷涡扇发动机燃油系统采取油封的措施,即用脱水脱氧航空煤油充满涡喷涡扇发动机燃油系统。
然而,涡喷/涡扇发动机燃油系统结构复杂,燃油系统管路接头较多,管接头加工及装配水平等原因限制,采用现有油封方法的弹用涡喷/涡扇发动机在贮存期内随着贮存时间增加,燃油系统内油封油常常出现缺失,致使空气进入发动机燃油系统,改变发动机起动阶段供油特性,进而延长发动机起动阶段燃油填充时间,甚至,使油封油氧化结成颗粒状,导致发动机起动性能下降甚至起动失败,影响了发动机的起动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油封油自动填充系统。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油封油自动填充系统,包括导弹燃油系统、发动机燃油系统和油封油填充装置,导弹燃油系统与发动机燃油系统通过常闭阀门连接,所述油封油填充装置包括一带有空腔的密封体、设置在密封体内的贮油容器及填充在密封体内的压力气体,所述压力气体形成贮油容器的预压装置,所述贮油容器通过导管穿过密封体密封后与发动机燃油系统连接。
密封体上设有压力气体充入接口。
所述贮油容器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封油填充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因油封油缺失而导致发动机起动性能下降甚至起动失败的问题,有效保障了发动机的起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
一种油封油自动填充系统,包括导弹燃油系统1、发动机燃油系统5和油封油填充装置6,导弹燃油系统1与发动机燃油系统5通过常闭阀门2连接,常闭阀门2为闭合状态,以保证发动机燃油系统5内的脱水脱氧燃油不进入导弹燃油系统1。导弹工作时,常闭阀门2按时序要求接通。油封油填充装置6包括一带有空腔的密封体、设置密封体内的贮油容器4及填充在密封体内的压力气体,压力气体形成贮油容器4的预压装置,贮油容器4由橡胶或其它柔软耐油材料制成,贮油容器4通过导管3穿过密封体密封后与发动机燃油系统5连接,贮油容器4在压力气体受压的情况下释放燃油,当发动机燃油系统5内的油封油缺失时,由于压力气体的预压作用,对缺失的油封油进行补充,贮油容器4内的脱水脱氧油封油进入发动机燃油系统5内,实现燃油自动填充。密封体上设有压力气体充入接口,用于外部压力气体充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64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