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藻采收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3100.8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4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申婷;李君荣;许余光;徐家兴;马远;潘丽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32101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收 培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微藻培养领域,具体是一种微藻采收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微藻是一类在陆地、海洋分布广泛,营养丰富的植物,微藻细胞通过高效的光合作用,吸收CO2转换为脂肪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放出O2,是一种光合利用度很高的自养植物,细胞代谢产生的多糖、蛋白质、色素等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因此,微藻已成为生物能源研究领域新兴的热点之一。
但是现有的微藻培养装置,在进行微藻培养的时候还存在一些问题:
1、现有的微藻培养装置培养条件很难控制,下雨天或者阴天时都无法接受光照,而采用人工照明又存在照明不均匀的问题,因此天气与环境的变化都会给微藻造成影响。
2、现有的微藻培养装置没有微藻收集装置,微藻收集起来比较麻烦,专业的收集设备又比较复杂,不方便更换收集设备,收集过程中还容易对培养液造成污染。
3、微藻培养池密闭,微藻流动性差,不可连续培养,培养液无法循环利用,而且更换微藻培养液比较困难,造成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微藻的培养效率,在申请号为201520311264.9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一种微藻循环培养装置”中提出了一种微藻循环培养装置,其核心是实现微藻连续培养、微藻培养液的循环利用,提高微藻培养效率,设置微藻收集装置实现微藻的可控采收,并减少微藻培养液的污染,但是其潜水的光线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递减,会造成微藻培养池内的光线不均匀,不具备提供均匀且可控的光照的技术效果,同时微藻沉淀池和微藻收集装置通过第三水管连通,微藻经微藻培养池一定时间的培养,微藻达到一定浓度后经第一水管进入微藻沉淀池,微藻沉淀池内微藻经一定时间沉淀后经第三水管进入微藻收集装置进行微藻的收集,微藻需要经过两次沉淀不仅造成收集效率底,同时过多的水管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藻培养液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藻采收培养装置,能够提供均匀且可控的光照条件,实现微藻培养液的循环利用,同时实现微藻的可控且连续采收,并且和微藻的培养同步进行,提高了微藻培养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微藻采收培养装置,包括微藻培养池和微藻沉淀池,所述微藻培养池的一侧设置透明隔板和反光板,所述透明隔板和反光板之间从上向下均匀设置若干个安装座和与安装座相配合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上设置亮度调节装置,所述照明灯与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微藻培养池内设置微藻采集管、培养液回收管,所述微藻培养池通过微藻采集管、培养液回收管与微藻沉淀池连通并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微藻沉淀池内设置微藻收集装置,所述微藻收集装置包括与微藻沉淀池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过滤装置,所述微藻沉淀池的顶端设置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电机,所述电机上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设置刮板,所述刮板与过滤装置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过滤装置的底端设置微藻回收管,所述微藻回收管上设置控制阀门。
所述微藻采集管与微藻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培养液回收管与微藻沉淀池的底部连通。
所述微藻沉淀池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
所述过滤装置为圆锥形,所述过滤装置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固定圈与第一支撑架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位于微藻沉淀池的中部。
所述微藻采集管和培养液回收管上均设置水泵。
所述微藻培养池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上设置二氧化碳进气管和空气进气管。
所述微藻采集管伸入微藻培养池的底部。
所述微藻培养池的底部设置出水口。
对比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设置微藻培养池、微藻沉淀池,能够提供均匀且可控的光照条件,实现微藻连续培养,提高微藻培养效率,设置微藻收集装置实现微藻的可控且连续采收,通过微藻收集管直接收集微藻并进行沉淀回收,培养和采收的过程中不会对培养液造成污染。
2、本实用新型微藻采集管与微藻沉淀池的顶部连通,微藻回收管与微藻沉淀池的底部连通,使微藻培养液从微藻沉淀池的顶端自然流向微藻沉淀池的底端收集微藻并对微藻培养液进行回收,无需人工或其他设备介入,减少微藻培养液的污染。
3、本实用新型微藻沉淀池的横截面积从上向下逐渐缩小,有利于微藻沉淀池内的微藻沉降,且微藻沉淀池的开口越来越小有利于微藻的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31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用外周血细胞群富集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搅拌沼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