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21252.4 | 申请日: | 2016-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思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12;B32B27/14;B32B27/34;B32B27/32;B32B27/30;B32B18/00;B32B33/00;B32B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透气 保温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
背景技术
随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穿着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现有面料一般为单纯的棉或者聚酯纤维来进行保暖,有时为了也会掺杂一些氨纶等进行加捻,但是主要均是依靠材料本身的保暖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保暖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所述面层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加捻而成,面层的纬线为蜘蛛丝纤维,所述中间层由甲壳素纤维织成,所述底层由棉纤维织成,
所述吸热层由至少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所述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所述保温层由至少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
优选的,所述面层、中间层、底层、保温层和吸热层的厚度比为5:4:2:1:1。
优选的,所述芳纶纤维的直径为1μm,大豆纤维的直径为2μm,蜘蛛丝纤维的直径为0.5μm。
优选的,所述甲壳素纤维的直径为1μm,所述棉纤维的直径为1.5μm。
优选的,所述碳化锆颗粒的直径为100nm,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50n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碳化锆颗粒可以吸收可见光和紫外线转变成红外线向人体辐射,达到自吸热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可以被陶瓷颗粒反射,达到保存热量的目的,通过吸热层和保温层的联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大豆纤维和棉纤维可以起到辅助保暖的作用;2.另外由于甲壳素纤维、PE高分子透气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气;3.蜘蛛丝纤维具有极高的强度,使得整个面层的强度较高,从而提升整个面料的强度,但是由于蜘蛛丝的产量很少,主要通过结网得到,因此通过加入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的方式来降低蜘蛛丝的使用量,且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强度较高,虽然与蜘蛛丝纤维比稍差,对面层的结构强度有一定影响,但是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原料易得,使得面层仍具有较高的强度;4.同时采用了大豆纤维、蜘蛛丝、甲壳素等动植物纤维,这类纤维可再生,环保可降解,有利于环节资源和环境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面层;2、中间层;3、底层;4、保温层;5、吸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高强度透气自热保温面料,包括依次连接的面层1、中间层2、底层3、保温层4和吸热层5,面层1的经线由芳纶纤维和大豆纤维而成,纬线为蜘蛛丝纤维,中间层2由甲壳素纤维织成,底层3由棉纤维织成,其中芳纶纤维的直径为1μm,大豆纤维的直径为2μm,蜘蛛丝纤维的直径为0.5μm,甲壳素纤维的直径为1μm,棉纤维的直径为1.5μm,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之间通过金属丝(铜丝或银丝等)或纱线缝合连接,保温层4和底层3粘接,保温层4和吸热层5粘接,面层1、中间层2、底层3、保温层4和吸热层5的厚度比为5:4:2:1:1。
吸热层5由两层PE高分子透气膜热粘合而成,PE高分子透气膜之间填充有碳化锆颗粒,保温层4由两层聚四氟乙烯膜热粘合而成,聚四氟乙烯膜之间填充有陶瓷颗粒,保温层4的聚四氟乙烯膜和吸热层的PE高分子透气膜粘合,其中碳化锆颗粒的直径为100nm,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50n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碳化锆颗粒可以吸收可见光和紫外线转变成红外线向人体辐射,达到自吸热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人体发射的红外线可以被陶瓷颗粒反射,达到保存热量的目的,通过吸热层5和保温层4的联合作用,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暖作用,另外大豆纤维和棉纤维可以起到辅助保暖的作用;另外由于甲壳素纤维、PE高分子透气膜、聚四氟乙烯膜等都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面料不但保暖而且透气;同时采用了大豆纤维、蜘蛛丝、甲壳素等动植物纤维,这类纤维可再生,环保可降解,有利于环节资源和环境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地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212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