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19339.8 | 申请日: | 2016-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周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锡卫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4;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子系统 组成 冗余 ups 系统 | ||
1.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包括: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用户负载(10)、主输入电源(11)、副输入电源(12)、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
由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A)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A子系统;
由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显示及操控面板(4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监控总线(17B)组成独立运行的不间断电源单元B子系统;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A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及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供电的充电A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顺次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A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A供电的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供电的B电力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及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供电的充电B电力路径;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顺次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为用户负载(10)应急供电的蓄电池B电力供电路径;
主输入电源(11)和副输入电源(12)分别通过多电源输入控制开关模块(9)顺次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单元B子系统旁路B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及用户负载(10),构成主输入电源(11)或副输入电源(12)为用户负载(10)旁路B供电的电力路径;
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A)以及单元A子系统控制器(1A)通过单元A子系统监控总线(16A)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A)、单元A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A)、单元A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A)、单元A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A)、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A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A2),构成单元A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A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通信接口(13B)以及单元B子系统控制器(1B)通过单元B子系统监控总线(16B)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充放电控制模块(3B)、单元B子系统整流电路模块(5B)、单元B子系统逆变电路模块(6B)、单元B子系统旁路A开关模块(8B)、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B多单元子系统末极并接端子(14B2),构成单元B子系统监控链路和单元B子系统远程监控链路;
A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A1)通过多系统通信连接线(15)连接B多单元子系统源极并接端子(14B1),构成多单元系统互联通信链路;
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A)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A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的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分别连接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组串(7B)中的每一个蓄电池,构成单元B子系统的单体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多子系统组成的N+M冗余UPS系统,所述单元A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A)和单元B子系统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B)均由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总线(210)、信号采集传感器(211)、报警电路(212)组成,并且嵌入式单片计算机(21)通过总线(210)分别连接固化软件系统(22)、数据存储器(23)、时钟电路(24)、电源电路(25)、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I/O驱动电路(27)、模数转换电路(28)、通信接口电路(29),构成蓄电池集中监控器(2)主控电路模块;由I/O驱动电路(27)分别连接直流电力保护电路(26)、模数转换电路(28)以及信号采集传感器(211)和报警电路(212),构成蓄电池状态信号采集与直流电力保护监控链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锡卫,未经周锡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93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保护电路
- 下一篇:医用X线机的储能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