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8499.0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6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清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2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科 背部 上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总重量占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2平方米,厚度因人或因部位而异,为0.5~4毫米。皮肤覆盖全身,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皮肤有几种颜色(白、黄、红、棕、黑色等),主要因人种、年龄及部位不同而异。
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妇科疾病、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男科炎症、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白癜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前列腺炎、口腔部护理、脱毛、黄褐斑等。
对于背部有皮肤病的病人,背部上药是一大难题,病人自己看不到背部,自己无法给背部上药,有时借助一些棍类工具可以简单的涂抹膏剂,但不容易定位需要涂抹药剂的位置,容易浪费药剂,现在还没有专门的给病人自己使用的背部上药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病人使用此工具可以自己实现上药,并且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包括直杆,直杆一端固定把手,把手上设通孔,通孔内设传动杆,传动杆靠近把手一端设防脱块,防脱块直径大于把手上的通孔的直径,在传动杆上套有弹簧,弹簧位于防脱块与把手之间,直杆另一端固定上药板,上药板背面设弧形滑轨,弧形滑轨内设一段带钢,带钢长度大于弧形滑轨的轨道长度,带钢一端连接传动杆,另一端连接定位杆上部,定位杆穿过并突出于上药板,弧形滑轨下部端口方向与传动杆运行方向一致,出口方向与定位杆运行方向一致,上药板下表面和定位杆下端均通过尼龙搭扣固定棉垫。
把手上设花纹,防止手滑脱手。
把手、直杆和上药板为木质材质,成本低廉,冬天不会刺激病人身体。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药膏涂抹在上药板的棉垫上,正常状态下定位杆穿过并突出于上药板,手持把手将上药板伸到背部上方并通过定位杆与皮肤接触,当病人感觉到定位板接触到患病皮肤时,这时用拇指按压防脱块,弧形滑轨下部端口方向与传动杆运行方向一致,出口方向与定位杆运行方向一致,传动杆推动带钢,带钢在弧形滑轨内滑动并向上推动定位杆,定位杆端部收入上药板的开孔内,此时可上下运动直杆来给患处上药,松开拇指可使定位杆复位,继续上药。使用完毕后将定位杆和上药板上的棉垫撕除,再次使用时将新的棉垫通过尼龙搭扣粘贴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干净卫生,通过定位杆来定位患处,上药位置准确,病人自己就可以操作,无需陪护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防脱块;2、弹簧;3、把手;4、传动杆;5、直杆;6、带钢;7、弧形滑轨;8、上药板;9、定位杆;10、棉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皮肤科背部上药装置,包括直杆5,直杆5一端固定把手3,把手3上设通孔,通孔内设传动杆4,传动杆4靠近把手3一端设防脱块1,防脱块1直径大于把手3上的通孔的直径,在传动杆4上套有弹簧2,弹簧2位于防脱块1与把手3之间,直杆5另一端固定上药板8,上药板8背面设弧形滑轨7,弧形滑轨7内设一段带钢6,带钢6长度大于弧形滑轨7的轨道长度,带钢6一端连接传动杆4,另一端连接定位杆9上部,定位杆9穿过并突出于上药板8,弧形滑轨7下部端口方向与传动杆4运行方向一致,出口方向与定位杆9运行方向一致,上药板8下表面和定位杆9下端均通过尼龙搭扣固定棉垫10。
把手3上设花纹,防止手滑脱手。
把手3、直杆5和上药板8为木质材质,成本低廉,冬天不会刺激病人身体。
工作原理及过程:
工作时,将药膏涂抹在上药板8的棉垫10上,正常状态下定位杆9穿过并突出于上药板8,手持把手3将上药板8伸到背部上方并通过定位杆9与皮肤接触,当病人感觉到定位板接触到患病皮肤时,这时用拇指按压防脱块1,弧形滑轨7下部端口方向与传动杆4运行方向一致,出口方向与定位杆9运行方向一致,传动杆4推动带钢6,带钢6在弧形滑轨7内滑动并向上推动定位杆9,定位杆9端部收入上药板8的开孔内,此时可上下运动直杆5来给患处上药,松开拇指可使定位杆9复位,继续上药。使用完毕后将定位杆9和上药板8上的棉垫10撕除,再次使用时将新的棉垫10通过尼龙搭扣粘贴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清,未经宋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84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