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8087.7 | 申请日: | 2016-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2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皓 |
主分类号: | E01C19/26 | 分类号: | E01C19/26;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路机。
背景技术
建筑压路机作为工程机械,可以碾压沙性、半粘性及粘性土壤、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机场跑道、大坝、体育场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目前,建筑压路机按照压实原理可分为静碾压建筑压路机、振动建筑压路机、冲击建筑压路机三种类型。静碾压建筑压路机是以自身的重力作用于地面,实现压实作业;振动建筑压路机通过设置振动源作用于碾轮,对地面进行振动碾实;冲击建筑压路机则主要采用非圆形的碾轮对地面进行滚动冲击压实。但这三种类型的建筑压路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日益需求,其压实效果较差,且耗能较大,这都会给使用者带来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路机包括机箱、驾驶室、脚蹬槽、行走车轮、顶棚、太阳能电板、车架、压路钢轮和蓄电池,所述驾驶室位于机箱上方,所述驾驶室后侧设置观察窗,所述驾驶室下侧设置脚蹬槽,所述行走车轮位于机箱下方,所述顶棚位于驾驶室上方,所述顶棚上设置太阳能电板,所述太阳能电板与机箱上的蓄电池相连,所述压路钢轮通过车架连接于机箱上,所述压路钢轮包括前压路钢轮和后压路钢轮,所述车架与压路钢轮间设置加强筋板。
优选的,所述顶棚由双层钢化玻璃构成。
优选的,所述顶棚的两层钢化玻璃间设置有PVC隔热垫。
优选的,所述后压路钢轮上设置橡胶圈。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置刮泥板装置,所述刮泥板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栓和刮泥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柳钉固定于车架上,所述刮泥板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刮泥板装置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固定于车架。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刮泥板间设置弹簧。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路机,所述顶棚由双层钢化玻璃构成,不利于太阳辐射向下扩散,所述顶棚的两层钢化玻璃间设置有PVC隔热垫,可以起到更好的隔热效果,所述后压路钢轮上设置橡胶圈,有利于将稀浆封层压平、压实,所述车架上设置刮泥板装置,所述刮泥板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栓和刮泥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柳钉固定于车架上,所述刮泥板通过螺栓与固定板相连,所述刮泥板装置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固定于车架上,可以清理掉粘附物,提高压路机的压实效果,所述固定板与刮泥板间设置弹簧,有利于刮泥板的复位,该压路机具有压路效果好、节能环保、可以防止暴晒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刮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箱、2-驾驶室、3-脚蹬槽、4-行走车轮、5-顶棚、6-太阳能电板、7-车架、8-压路钢轮、9-蓄电池、10-前压路钢轮、11-后压路钢轮、12-强筋板、13-钢化玻璃、14-PVC隔热垫、15-橡胶圈、16-刮泥板装置、17-固定板、18-螺栓、19-刮泥板、20-柳钉、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压路机包括机箱1、驾驶室2、脚蹬槽3、行走车轮4、顶棚5、太阳能电板6、车架7、压路钢轮8和蓄电池9,所述驾驶室2位于机箱1上方,所述驾驶室2后侧设置观察窗10,所述驾驶室2下侧设置脚蹬槽3,所述行走车轮4位于机箱1下方,所述顶棚5位于驾驶室2上方,所述顶棚5上设置太阳能电板6,所述太阳能电板6与机箱1上的蓄电池9相连,所述压路钢轮8通过车架7连接于机箱1上,所述压路钢轮8包括前压路钢轮10和后压路钢轮11,所述车架7与压路钢轮8间设置加强筋板12,所述顶棚5由双层钢化玻璃13构成,所述顶棚5的两层钢化玻璃13间设置有PVC隔热垫14,所述后压路钢轮11上设置橡胶圈15。
此外图2所示,所述车架7上设置刮泥板装置16,所述刮泥板装置16包括固定板17、螺栓18和刮泥板19,所述固定板17通过柳钉20固定于车架7上,所述刮泥板19通过螺栓18与固定板17相连,所述刮泥板装16置有两个,左右各一个,固定于车架7上,所述固定板17与刮泥板19间设置弹簧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皓,未经于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8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携带的新型路桥施工装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中的防护人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