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5031.6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7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廖金旺;林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5/06 | 分类号: | D05B5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后挡针器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针的后挡针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装设于四针六线缝纫机内壁的后挡针器结构。
背景技术
为符目前车缝产品多样化与精致化需求,工业用缝纫机的功能需求与工作效能要求必然是越来越高,为了要达到使用者的功能要求,以及为了符合高速与高效能的缝纫工作要求,对于缝纫机的零组件设计则更需究其彼此间的相互协调与精密匹配问题;因此,缝纫机在高速运作下,织针在车缝中则必然较易发生晃动的问题,所以,若无法将该织针予以更有效且更密合的加以护持,则势必使得该织针发生断针的机率大增,亦或车缝产品的品质上产生不良率提高的问题;若当该织针发生断针的情况时,使用者则必须中断缝纫工作予以更换新织针,如此不但造成使用者的困扰,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为了提供织针在高速车缝下可以确保其稳定度且不易断针的缝纫机设计,业者已有提出相关的解决之道,现有技术如公告号CN201121247Y的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专利,由该现有技术的内容得知,该现有技术虽可达护针的功能,但实质上却仍有其缺陷存在;也就是说,当织针必须因应车缝线迹的需求而做倾角改变时,固定于缝纫机内壁的后挡针器,却无法提供使用者执行调整去灵活地改变护针部相对于织针之间夹角的角度,因此,护针部确实无法有效提供织针倾角改变后的密合度而失去了护针的稳定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与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但提供了织针在车缝动作时有更密合的护针效果,并可使织针达到更加稳定而确实的车缝目的,以符使用者所需。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改良,所述缝纫机具有多个织针,于该织针下方具有一后挡针器结构,而该后挡针器结构于该缝纫机内壁设有一后挡针器,该后挡针器延伸有一对应该织针后方的护针部,其中:所述后挡针器结构还具有一被旋动位移后可令该护针部相对于多个该织针之间夹角角度改变的倾角调整螺丝。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倾角调整螺丝是螺设于该后挡针器末端,通过旋动该倾角调整螺丝位移使该倾角调整螺丝顶推该缝纫机内壁而改变该护针部相对于多个该织针之间夹角角度。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倾角调整螺丝是螺设于该缝纫机内壁,通过旋动该倾角调整螺丝位移使该倾角调整螺丝顶推该后挡针器末端而改变该护针部相对于多个该织针之间夹角角度。
更进一步地,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后挡针器还具有一提供该后挡针器可相对于该缝纫机内壁位置位移改变的位置调整孔。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后挡针器结构改良相较于现有技术达成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该后挡针器固定于该缝纫机内壁,所以在该缝纫机长期使用下,较不易发生该后挡针器晃动或偏移的问题;且当多个该织针必须因应车缝线迹的需求而做倾角改变时,固定于该缝纫机内壁的该后挡针器,亦提供了使用者有较大且视线较佳的作业空间与该倾角调整螺丝,来执行调整并改变该护针部相对于多个该织针之间夹角角度,因此确实可有效提供多个该织针稳定的护针效果,令多个该织针达到更加稳定而确实的车缝目的,并符合市场所需。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组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倾角调整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的组立俯视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倾角调整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名匠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5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