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带中心铁圈拆卸钳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14049.4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荆孟召;韩凤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缆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5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铁圈 拆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缆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铜带中心铁圈拆卸钳。
背景技术
现在线缆生产时,铜带的使用必不可少,在进货的最内圈铜带中,很多情况是中间使用的是铁圈,生产中操作者使用完铜带,要把铁圈拆除,拆除铁圈通常是由人工砸,很容易伤到铜带和交联线芯,造成铜带浪费和交联线芯损伤,铁芯去除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快速拆除铜带中心铁圈拆卸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带中心铁圈拆卸钳,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嵌柄、第二嵌柄以及铰连机构,所述第一嵌柄与第二嵌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嵌柄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钳舌、中部的第一钳转板以及第一手柄,所述第一钳转板的第二嵌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所述第二嵌柄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二钳舌、中部的第二钳转板以及第二手柄,所述第二钳转板的第一嵌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
所述铰连机构包括转轴以及套装在转轴上的两个轴承,所述轴承内圈与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轴的外圈分布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嵌柄与第二嵌柄分别位于铰连机构的两侧,当所述第一钳舌和第二钳舌抵触时,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呈倒V形。
进一步说,所述第一钳舌和第二钳舌前端相对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顶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铁圈有20mm的裂口,使用两个钳舌对准裂口,使其内径增大,操作者就可以很轻松的去除铁圈,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的两个嵌柄,利用杠杆原理轻松解除铁圈,使生产速度大大提升,不用去费力去除铁圈而烦恼,从中提高产量。
顶齿增加与裂口端面的压强,避免滑脱,使用时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机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
11第一钳舌、12第一钳转板、13第一手柄、14第一耳板、21第二钳舌、22第二钳转板、23第二手柄、24第二耳板、3转轴、4轴承、5顶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如附图1、2所示,一种铜带中心铁圈拆卸钳,其包括位于同一平面的第一嵌柄、第二嵌柄以及铰连机构,所述第一嵌柄与第二嵌柄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嵌柄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一钳舌11、中部的第一钳转板12以及第一手柄13,所述第一钳转板12的第二嵌柄一侧设置有第一耳板14;所述第二嵌柄包括位于前端的第二钳舌21、中部的第二钳转板22以及第二手柄23,所述第二钳转板22的第一嵌柄一侧设置有第二耳板24;所述铰连机构包括转轴3以及套装在转轴3上的两个轴承4,所述轴承4内圈与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4的外圈分布与第一耳板14和第二耳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嵌柄与第二嵌柄分别位于铰连机构的两侧,当所述第一钳舌11和第二钳舌21抵触时,所述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3呈倒V形,所述第一钳舌11和第二钳舌21前端相对应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个顶齿5。
使用流程:铜带使用完成后铁芯圈露出,将第一钳舌11和第二钳舌21合拢后,深入铁芯的开缝处,双手压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3,此时在转轴3和两个轴承4的作用下,利用杠杆原理,两个顶齿5远离并与铁芯环的裂口端面抵触,继续挤压第一手柄13和第二手柄23铜带铁芯环被撑开,从而可以轻易被取下。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缆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京缆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140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键盘的按键开关件的拔取器
- 下一篇:一种能够方便卷制销装配的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