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9916.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武文斌;王珩;张淼;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多点 胸膜 灼烧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固定器。
背景技术
电灼疗法主要是用于去除疣、毛细血管瘤、表浅良性皮肤赘生物等。原理 是使用安全适度的电流去掉病变组织,再以火花放电灼除残存病损,操作时需 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其他正常组织,目前在医学领域使用较广泛。气胸是指气体 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多因肺部疾病或外力影响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 裂,或靠近肺表面的细微气肿泡破裂,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多见于 男性青壮年或患有慢支,肺气肿,肺结核者。本病属肺科急症之一,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及时处理可治愈。胸膜粘连术多用于治疗气胸。采用物理的、化学 的或生物的方法使胸膜产生无菌性炎症而发生脏层和壁层胸膜相互粘连,以达 到消除胸膜腔、减少气体的治疗方法称为胸膜粘连术。目前在医学领域,以胸 膜电刀烧灼法进行胸膜固定,均取得满意疗效。对气胸病例,以电刀于壁层胸 膜进行多处电刀烧灼,烧灼点面积1平方厘米左右,点间距约2cm左右。烧灼 部位应均匀,程度应表浅,以焦痂局限于壁层胸膜为宜,避免伤及肋间神经, 血管及胸交感神经干。目前没有一种用于胸膜粘连术的胸膜烧灼固定器,在做 手术时不能够使肺和胸壁更均匀的粘连,从而达不到更好的手术效果,针对上 述问题,特提出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固定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固定器,以解决上 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 灼烧固定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本体的内部 通过微型电动推杆安装有电灼刀头,所述电灼刀头为圆柱状,且电灼刀头的底 面均匀安装有电灼刀,所述电灼刀头通过电导体连接到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 钮通过电导体连接到外接电源,所述本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弧形的滑道,所述滑 道内安装有滑轮,所述本体的下方设有滑动件,且滑动件内部通过关节轴承连 接到滑轮,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滑动控制件,所述滑动控制件通过连接杆 与滑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本体末端的侧壁上设有防滑层。
优选的,所述本体前端的侧壁上设有吸引器头,所述吸引器头通过电导体 连接到外界的吸引器。
优选的,所述滑动件与滑道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 固定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胸膜多点烧灼所致胸膜机械性损伤 形成粘连较紧密,而多点形成网眼状粘连,可达到膜片状粘连效果,并且在手 术过程中可以吸引烧灼产生的烟雾,避免烟雾对视线的影响,并且安装有可滑 动伸出和收起电灼刀头,可以减少不使用时该可滑动的多点胸膜灼烧固定器中 电灼刀头的磨损,增大了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灼刀头的仰视图。
图中:1、本体,2、控制按钮,3、微型电动推杆,4、电灼刀头,5、电灼 刀,6、滑道,7、滑轮,8、滑动件,9、关节轴承,10、滑动控制件,11、连 接杆,12、吸引器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 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 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未经徐州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99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