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排气孔阀塞螺旋结构自动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9308.4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0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俊义 |
主分类号: | F16K31/20 | 分类号: | F16K31/20;F16K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5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孔 螺旋 结构 自动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排气阀。
背景技术
阀塞螺旋结构的自动阀门的阀塞与阀座内腔螺旋配合,浮球连杆的另一端与阀塞的外端头连接,当浮球上升时,浮球通过连杆带动阀塞在阀座内腔旋转关闭阀口,反之,浮球下降时阀塞在阀座内腔旋转打开阀口。该结构作用在阀塞上的关闭阀口的密封力大,关闭效果好,同时可使连杆的长度缩短,浮球体积减小,有效减少阀门的体积。但这种结构不便于安装过滤网,工作过程中会有杂质进入到阀腔内并堵积在阀口上,进而使阀口关闭不严,造成漏水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阀塞螺旋结构自动排气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附图所示,多排气孔阀塞螺旋结构自动排气阀,包括壳体、浮球、连杆、阀座及阀座内的阀塞,阀座固定在壳体上,连杆两端分别连接阀塞和浮球,其特征在于阀座后端圆周上均布多个第一卡齿,一个中心有螺孔外缘带有第二卡齿的阀座后盖与阀座后端插接,阀座后盖的第二卡齿与阀座后端的第一卡齿数量相同并相啮合,第二卡齿齿窝的外缘与阀座第一卡齿的内侧形成多个通向阀口的排气孔,阀座后端圆周上有环形第一卡槽,阀座后盖圆周上也有环形第二卡槽,阀座后盖与阀座后端插接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重合,卡槽内安装卡环将阀座与阀座后盖固定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第一卡齿、第二卡齿结构在产品装配时用于调整阀塞螺纹距离进而调整浮球的液面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阀座后盖、第一卡齿、第二卡齿结构在阀座后端形成多个窄小的排气孔,多个小排气孔形成一个过滤网,起到了过滤效果,有效在阻止了杂质进入阀腔,防止杂质在在阀口的堆积,解决了阀塞螺旋结构排气阀不具备过滤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为图1的N—N剖视图。
附图3为阀座、阀座后盖、阀塞轴向关系示意图。
图中:1、阀座,2、壳体,3、阀塞,4、卡簧,5、阀座后盖,6、浮球,7、第一卡齿下沿,8、第二卡齿齿窝上边,9、排气孔,10、第一卡槽,11、第一卡齿,12、第二卡槽,13,第二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阀座1、阀塞3、阀座后盖5由塑料制成。阀座后端圆周上均布6个第一卡齿11,阀座后盖均布6个的第二卡齿13,6个卡齿的结构便于产品装配时调整浮球6的液面位置。阀座后盖5与阀座1后端插接后,第二卡齿11与第一卡齿13啮合,第二卡齿13齿窝的外缘8与阀座第一卡齿11的内侧7形成6个通向阀口的排气孔9,阀座后盖5与阀座1后端插接后阀座上的第一卡槽10与阀座后盖的第二卡槽12重合,卡槽内安装卡环3将阀座1与阀座后盖5固定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俊义,未经孙俊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9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下室防水套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手自转换一体阀的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