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垂直轴空气压缩储能式空气动力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7019.0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70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兴;李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兴 |
主分类号: | F03D9/17 | 分类号: | F03D9/17;F03D3/02;F03D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马丽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晋***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空气 压缩 储能式 动力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轴空气压缩储能式空气动力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均采用由波动的风力直接驱动发电机的方式发电,尽管风机结构和发电机有很大改进,但风力本身固有的弊病限制了风力发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段风力差别很大。风本身的随机性波动和不可控性变化给风力发电造成很多困难,如经常出现弃风现象,浪费风力资源;或风电并网时易造成电网电压波动而影响正常供电。另外水平轴风叶式的系统结构,在占地、建设、造价、维护上也有诸多困难,都直接影响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风力发电系统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可以克服风力本身的随机性波动和不可控性变化的缺陷并可全天候、全风况下发电的发电系统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风力本身的随机性波动和不可控性变化的缺陷并可全天候、全风况下发电的发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垂直轴空气压缩储能式空气动力发电系统,包括垂直轴风力驱动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储压发电单元;所述垂直轴风力驱动单元的垂直轴与空气压缩单元相连,驱动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将空气进行压缩;所述储压发电单元包括储能压缩空气罐及空气动力发电机;所述空气压缩单元与储能压缩空气罐连接,储能压缩空气罐与空气动力发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轴风力驱动单元包括多级风力涡轮机;所述多级风力涡轮机包括上下排列的多个单级涡轮机;所述单级涡轮机包括垂直轴及套在垂直轴上的涡轮叶片,各单级涡轮机的垂直轴之间依次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轴风力驱动单元还包括支架、集风屏及导风排;所述多级风力涡轮机安装在支架内,集风屛安装在支架上,向外伸出,导风排安装在集风屛与多级风力涡轮机之间,相邻导风排之间形成导风腔,把风引向多级风力涡轮机。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包括蜗轮蜗杆增速转向器及与所述蜗轮蜗杆增速转向器连接的空气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储压发电单元中的空气动力发电机包括涡扇涡轮增压器及与所述涡扇涡轮增压器连接的发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涡扇涡轮增压器余气的出气端与空气压缩单元的进气端通过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储压发电单元还包括空气干燥机,所述空气干燥机连接在储能压缩空气罐与空气动力发电机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单元包括多台空气压缩机,所述储压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储能压缩空气罐及多台空气动力发电机;所述多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道与多个储能压缩空气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垂直轴风力驱动单元、空气压缩单元、储压发电单元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储压发电单元位于地下,所述空气动力发电机采用空气动力永磁磁悬浮发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应急备用单元及中控系统;所述应急备用单元包括风机启动层、活动卷帘门、垂直轴抱死装置和/或电力空气压缩机;所述风机启动层位于多级风力涡轮机的顶端,采用Savonius型风机;所述活动卷帘门卷起时位于上、下两级涡轮机的空隙处,放下时可改变涡轮机进风口的大小;所述垂直轴抱死装置设置在垂直轴外周;所述电力空气压缩机利用发电机的电力驱动,并与储能压缩空气罐连接;所述活动卷帘门、垂直轴抱死装置、电力空气压缩机由中控系统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风力发电系统,采用垂直轴结构驱动进行空气压缩储能,可产生稳定高压气流驱动空气动力发电机发电,基本上克服了风力的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弊病,扩大了系统可使用风速范围,实现了全风况下的发电,提高了风力利用率,增加了年发电时间,提高了发电效率,将大大推动风力发电事业的发展,适于大范围推广应用;另外,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占地小、建设、造价、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2、采用多级风力涡轮机作为风力驱动单元,被加速后的风推动涡轮机的花键垂直轴旋转(每分钟数十转),做功后部分气流流向外部,中部强劲旋转气流被烟囱效应继续驱动加入上层的气流,继续对上层涡轮机做功,直到从顶部排出,风能利用率高。
3、采用集风屏配合导风排增大了风机掠风面积、加大进风量,通过集风增能的方式弥补了空气压缩单元的能量消耗,提高了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兴,未经陈绍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7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5MW风力发电机组轮毂
- 下一篇:一种风力涡轮装置及风力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