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竹倒向控制抱箍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5735.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6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林添进;吴志成;姚青煌;杨昌加;林志雄;李文泉;罗国档;吴玉婷;刘洪平;卢志忠;张志祥;许俊江;黄峰铭;林腾腾;赖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倒向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树竹倒向控制抱箍。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架空线路维护和检修作业中,由于输电线路大多架设在旷野和山区运行,线路途经林场、毛竹生长区、自然保护区、经济林区等特殊区域,这些树竹可能导致线路跳闸,甚至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因此,经常需要对妨碍电力线路运行安全的树竹进行砍伐。当前进行树竹砍伐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作业人员爬上树竹指定位置将控制树竹倒向的拉绳的一端绑在树竹上,然后由地面上的作业人员拽住拉绳的另一端,控制树竹向预先设定的方向倒下,防止压坏线路及居民房屋等,二是通过抱箍类工具来控制树竹的倒向,两种方法均存在缺陷,对于前者,在作业过程中,爬树作业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攀爬到指定的位置,且常常由于树竹光滑的原因导致绑在树竹上的拉绳不够牢固,在牵拉时拉绳在树竹上滑动,这种情况下地面拉绳作业人员无法有效控制树竹倒向,造成严重后果,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对于后者,抱箍内表面光滑,当遇到光滑的树竹时,抱箍容易在树竹上滑动,另外抱箍左右两边受力相同,导致抱箍的锁紧机构也会受力,很容易使抱箍的锁紧机构崩开,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树竹倒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增加抱箍与树竹之间的摩擦力、抱箍锁紧机构承受较小的压力从而避免抱箍锁紧机构崩开的树竹倒向控制抱箍。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树竹倒向控制抱箍,包括可相对闭合或张开的相互铰接的两抱箍、设置在两抱箍前端之间使两抱箍保持在闭合状态的锁紧机构、分别设置在两抱箍上的摆臂,牵拉绳通过支绳分别与两抱箍的摆臂连接,当两抱箍张开时,两摆臂张开,牵拉绳施加拉力可带动两摆臂相对靠拢,使两抱箍闭合,其中一个抱箍设置有与牵拉绳相对的受力段,当牵拉绳进行倒向牵拉时,受力段承受主要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受力段内侧设置有锯齿。
进一步的,一所述抱箍与另一所述抱箍的摆臂之间设置有驱使两抱箍张开的弹簧。
进一步的,一所述抱箍上设置有与操作杆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一个抱箍上的锁舌、设置在另一个抱箍上的锁芯,所述锁芯内设置有用于卡住或者松开锁舌的活动件。
进一步的,两所述抱箍为圆弧形,两所述抱箍闭合后形成完整的圆环。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垂直设置在抱箍铰接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摆臂末端均设置有通孔,牵拉绳的支绳穿过通孔绑在摆臂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设置有供操作杆插入的插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抱箍设置有相对于牵拉绳的受力段,牵拉绳进行导向牵拉时,受力段承受主要的压力,从而使锁紧机构承受的压力很小,因此能够避免锁紧机构由于承受压力太大而崩开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在抱箍的受力段内侧设置锯齿,在箍紧树竹进行导向牵拉时,能够增加抱箍与树竹间的摩擦力,即使遇到光滑的树竹,也不会滑动。
3、本实用新型一抱箍与另一抱箍的摆臂间设置弹簧,能够驱使抱箍在还未放置在树竹指定位置时一直保持张开的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抱箍张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抱箍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57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