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4567.8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1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海军;朱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3/00;F21V8/00;F21W101/1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传导 激光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
背景技术
光纤在照明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仅用来产生特殊的照明效果,到如今不但广泛应用于装饰照明,而且还可以应用于一般性照明,光纤照明已经进入真正的全方位的照明领域,特别是光纤还能应用于那些普通的照明设备无法实现照明的场所。由于光纤照明在多功能性和输出光强度上的技术进步以及成本的降低,使得这种照明方式在照明市场上的认同度越来越高。
但是,在车灯照明领域,汽车前照大灯通常有卤素大灯、疝气大灯、LED大灯三种,与激光大灯相比,传统汽车前照大灯存在着发光效率低、照射距离小、寿命短等缺点。因此,提供一种光纤与激光相结合的车灯,从而提高汽车前照大灯的照射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记载了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所述车灯包括:
激光模块,用以发射激光;
光纤,一端与所述激光模块相连,用以传导所述激光模块发出的所述激光;
反射杯,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相连;
荧光片,设置在所述反射杯中,所述荧光片上设置有荧光物质;
其中,所述光纤将所述激光传递至所述反射杯中,所述激光打在所述荧光片上,激发所述荧光物质产生白色光束,所述反射杯对所述白色光束进行反射处理形成平行光束。
较佳的,所述车灯还包括:
光纤输出端口,设置在所述光纤接入所述反射杯的一端;
光纤插口,设置在所述反射杯上,并与所述光纤输出端口相接。
较佳的,所述光纤输出端口和所述光纤插口可拆卸连接。
较佳的,所述光纤输出端口采用型号为SMA905的适配器作为公头。
较佳的,所述光纤插口采用型号为SMA905的适配器作为母头。
较佳的,所述激光模块包括若干个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均与所述光纤相连。
较佳的,所述光纤将所有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所述激光耦合。
较佳的,所述激光器发出波长为450nm的蓝色激光。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具有更远的照射距离,相比于传统的卤素大灯,该车灯的灯光传输具体提高了一倍。该车灯通过光纤连接,使得激光模块可以放置在车灯以外的地方,从而达到了更好的散热效果。另外,该车灯结构紧凑,方便拔插光纤,易于更换激光模块。
附图说明
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进行详细说明。
图1给出的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种光纤传导激光车灯,包括:
激光模块1,用以发射激光;
光纤2,与所述激光模块1相连,用以传递所述激光模块1发出的所述激光;
反射杯5,与所述光纤2相连;
荧光片6,设置在所述反射杯5中,所述荧光片6上述设置有荧光物质。
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激光模块1发出激光后,通过光纤2将所述激光传输至反射杯5中,由于荧光片6正对着光纤2接入反射杯5的接口处,所以激光会打在荧光片6上。由于荧光片6上设置有荧光物质,所以激光会激发该荧光物质从而产生人眼可见的白色光束。最优,白色光束经由反射杯5的一系列反射处理后,形成平行光束01,该平行光束01穿过反射杯5发射出去。通过该激光车灯装置,激光激发荧光物质产生的白色光束经反射杯5聚焦后得到了较小的发射角,从而提高了车灯的整体照射距离。
更优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灯还包括:
光纤输出端口3,设置在所述光纤2的一端;
光纤插口4,设置在所述反射杯5上,并与所述光纤输出端口3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4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