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褐煤蒸发罐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04005.3 | 申请日: | 2016-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开碧 |
| 主分类号: | F26B15/18 | 分类号: | F26B15/18;F26B23/10;C10L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胡川 |
| 地址: | 629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褐煤 蒸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褐煤蒸发罐。
背景技术
褐煤本属劣质煤,它的含水量高,有的高达50%~60%,要用做燃料必须把水分去掉。国内关于褐煤干燥提质工艺很多,但真正投入商业运营的很少,其关键是脱除褐煤中的水分能耗太大,经济效益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褐煤蒸发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褐煤蒸发罐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褐煤蒸发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通过隔板分为上层的蒸发室和下层的加热室,所述加热室内由上至下重叠设置有多个传输机构,每相邻两个传输机构中的上层传输机构的出料口连接下层传输机构的进料口,并且除最上层的传输机构外,每个传输机构的出料口旁开设孔,所述孔通过管道连通所述蒸发室。
所述加热室侧壁开设进汽口,底部开设第一出口。
所述蒸发室顶部设置排气阀,侧壁开设第二出口。
所述管道上设置阀门。
所述传输机构为螺旋输送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饱和蒸汽对褐煤进行间接加热,且重叠设置多台褐煤传输机构,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让褐煤受热均匀,提高褐煤品质;
2、褐煤内蒸发的水蒸气通过管道进入蒸发室,进行梯级回收利用,节约能源;
3、与褐煤进行热交换后的冷凝水,通过与第一出口连接的管道、设备进行回收利用,有效的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褐煤蒸发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通过隔板2分为上层蒸发室3和下层加热室4,所述加热室4内重叠设置三个传输机构(a、b、c),其中,传输机构a的出料口连接传输机构b的进料口,传输机构b的出料口连接传输机构c的进料口,传输机构b和传输机构c的出料口上端开设孔,且分别通过管道(5、6)连接蒸发室3。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室4侧壁开设进汽口41,底部开设第一出口42。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室3顶部设置排气阀31,侧壁开设第二出口32。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5上设置阀门51。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机构(a、b、c)均为螺旋输送机。
褐煤颗粒从传输机构a的进料口进入,依次经过传输机构a、传输机构b、传输机构c,并进行蒸汽加热,最后成品从传输机构c的出料口出来,落在传送带上。
当传输机构b中的褐煤的水分未蒸发时,关闭阀门51,当传输机构b中褐煤的水分开始蒸发产生了二次蒸汽后,打开此阀门51,让传输机构b中已经沸腾的蒸汽送入蒸发室3,这是因为加热室4与蒸发室3是用隔板隔开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开碧,未经陈开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40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进风预热功能的工业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禽类饲料干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