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3491.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52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向阳春;许发刚;张敬斌;秦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4 | 分类号: | F42D3/04;F4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510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破拉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底方案一般为中深孔拉底和扇形拉底,但这两个方案均需要钻凿近水平炮孔,凿岩难度大。采用同次分段爆破,需要的雷管段别高,爆破设计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包括在岩体上开设的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连通有从井道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排布的多个炮孔组,每个炮孔组包括的多个炮孔绕井道中心均匀分布,且所有的炮孔中心线与井道的中心线相交于一点。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炮孔组为两个,两个炮孔组由井道中心向外依次为内圈炮孔组和外圈炮孔组;所述内圈炮孔组的内圈炮孔的中心线与井道的中心线夹角为28°~35°;所述外圈炮孔组的外圈炮孔的中心线与井道的中心线夹角为36°~45°。
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炮孔组的内圈炮孔的中心线与井道的中心线夹角为31°。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炮孔组的外圈炮孔的中心线与井道的中心线夹角为40°。
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炮孔为12个;所述内圈炮孔为8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扩漏拉底同次同段进行,不增加雷管段别,爆破较容易实现,炮孔施工工程量小,对拉底层的的破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岩体中深孔扩漏拉底结构,包括岩体1、井道2、外圈炮孔3及内圈炮孔4。所述岩体1上开设有井道2;所述井道2连通有从井道2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排布的多个炮孔组,每个炮孔组包括的多个炮孔绕井道2的中心均匀分布,且所有的炮孔中心线与井道2的中心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炮孔与井道2相通。
多个炮孔组为两个,两个炮孔组由井道中心向外依次为内圈炮孔组和外圈炮孔组;所述内圈炮孔组的内圈炮孔4的中心线与井道2的中心线夹角为28°~35°;所述外圈炮孔组的外圈炮孔3的中心线与井道2的中心线夹角为36°~45°。优选的内圈炮孔组的内圈炮孔4的中心线与井道2的中心线夹角为31°,外圈炮孔组的外圈炮孔3的中心线与井道2的中心线夹角为40°;所述外圈炮孔3为12个;所述内圈炮孔4为8个。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左C柱加强板本体的检具
- 下一篇:一种可遥控的移动式点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