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0103074.2 | 申请日: | 2016-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2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 发明(设计)人: | 任丽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丽芹 |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6/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台市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危重病人通常要带上氧气罩吸氧,吸氧可以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呼吸内科疾病的 患者,很多时候这些患者的呼吸困难,在抢救的时候要摘下氧气罩进行人工呼吸,这种操 作在紧急抢救过程中非常的麻烦,往往会因为这短时的延误而贻误抢救的时机。因此,现 有技术中针对这个问题已经提供出既可以连通氧气机进行输氧又进行人工呼吸输氧的装 置。
人工呼吸器是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设备,尤其是对于内科危机病人通常要带上氧 气罩吸氧,有时患者呼吸困难,抢救时要摘下呼吸面罩进行人工呼吸,操作非常不方便, 如果在关键时刻,容易耽误抢救时间,贻误抢救时机。另外,人工呼吸需要施救者与被救 治者之间嘴与嘴接触,然后在吹气等一系列动作,最终达到救治的效果。但嘴与嘴之间接 触难免可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传染;而且现有的呼吸器没有办法根据不同大小的口型改 变其形状,往往需要制备不同规格的大小的呼吸器才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 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包括输氧管,所述输氧管的下端安装有呼吸罩,输氧管的下 端开设有通孔,输氧管上位于呼吸罩与通孔之间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与输氧管相垂直, 伸缩杆的端部安装有口腔撑开架,口腔撑开架的外周形状与人的牙齿的外形相吻合;所述 输氧管上靠近呼吸罩的位置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上部的输氧管一侧设有人工呼吸 管,人工呼吸管与输氧管一体成型,且两者之间夹角为锐角,人工呼吸管的上端与气囊连 接,气囊上还连接有进气软管,进气软管和人工呼吸管上设有换位夹,人工呼吸管穿过换 位夹上的第一夹位,进气软管穿过换位夹上的第二夹位;所述输氧管的上端设有连接头, 输氧管上还设有固定套,固定套一端上设有与人工呼吸管相连的卡扣,所述进气软管的进 气口内设有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呼吸罩的下端与人脸接触的一圈设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氧管上还设有单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伸缩杆可以方便应对不同大 小口型的患者,而且口腔撑开架与患者的牙形相匹配,不会使患者产生不适;而且伸缩杆 与口腔撑开架也可方便的为昏迷的患者撑开口腔,且不用摘下呼吸罩,只需关闭输氧管上 的单向阀,利用第一夹位和第二夹位的配合通过气囊来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直接利用人 工呼吸管即可进行人工呼吸,操作省时方便灵活,并且气囊的使用直接杜绝了施救者与被 救者之间可能产生的接触,避免了潜在的传染风险,通过设置固定套与卡扣,这样可以便 于人工呼吸管在不使用时的固定,通过设置密封条,能够有效的减少氧气的泄露;而过滤 层可以有效的对进入进气软管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净化了人工呼吸的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为呼吸内科用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氧管、2-呼吸罩、3-伸缩杆、4-口腔撑开架、5-通孔、6-连接头、7-人工 输氧管、8-单向阀、9-固定套、10-卡扣、11-空气过滤器、12-气囊、13-进气软管、14- 换位夹、15-第一夹位、16-第二夹位、17-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丽芹,未经任丽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30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进行期复发性银屑病的中药药膏
- 下一篇:百草腹水消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