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2431.3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3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驰;王亚军;王晋宝;祝幸;王友博;汪明元;胡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秀丽 |
地址: | 3160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岩土材料中、大尺度模型加载实验中,观察土的工作形态及 变化特征,以及实验过后实现对土样的妥善提取,并对土样进行系统物理、 力学性质分析,是该类土工实验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模型桶是用一种工业用 不透明的塑料桶,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土样脱模困难,由于脱模过程中水平方向上存在扭矩,而塑料桶强度 不够,往往会造成塑料桶内壁变形,使得土脱模困难。
2)由于材质的不透明,真空预压后,土样的分层效果不易观察。
3)不容易取得桶中部及底部的土样进行物理性能分析。
4)因此改善这些问题,是实现对中、大尺度岩土材料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的基石和技术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包括:
底板,在所述底板上部安装有下桶体,所述下桶体上部安装有中桶体, 所述中桶体上部安装有上桶体;
所述底板与所述下桶体连接处、所述下桶体与所述中桶体连接处以及所 述中桶体与所述上桶体连接处均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上部连接圈与下部连接圈,所述上部连接圈与所述下 部连接圈通过上下连接螺栓固定,在所述上下连接螺栓下端旋有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连接圈的底面内侧加工有上部密 封槽,所述上部连接圈的顶面内侧加工有下部密封圈,所述上部密封槽与所 述下部密封圈的中心直径一致、深度一致;
所述上部密封槽与所述下部密封圈之间安装有密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桶体、所述中桶体与所述上桶体均 为分为左桶体与右桶体;
所述左桶体与所述右桶体的连接处设有凸台,在所述凸台上加工有通孔; 水平连接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将所述左桶体与所述右桶体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桶体与所述右桶体的连接接触面加 装有密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桶体与所述左桶体外侧中间位置分 别对称安装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上桶体、中桶体,及下桶体三段,每个桶体由左右两部分组成, 通过连接圈用螺栓连接,使脱模方便,取样简单。
2、利用防爆有机玻璃作桶体,使实验时观察样土的变化简单,可靠。
3、单个桶体,桶体之间及筒体与底板之间采用密封件密封,防止漏气漏 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模型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部位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位置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C部位的放大图。
图中:1、上桶体;2、中桶体;3、下桶体;4、底板;5、把手;6、下 部连接圈;7、上下连接螺栓;8、上部密封槽;9、密封圈;10、下部密封圈; 11、上部连接圈;12、螺母;13、右桶体;14、左桶体;15、水平连接螺栓; 16、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2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