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气压传动重物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0921.X | 申请日: | 2016-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唐小龙;纪艳华;廖敏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小龙;纪艳华;廖敏言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6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气压 传动 重物 抓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气压传动重物抓取装置,涉及一种深井救援时使用的, 能够在井下抓取重物的装置,属于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气压传动 作为动力,进行井下重物抓取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深井掉人掉物事故时有发生,据统计全国每年发生此类事故万余起, 由此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多数的井口不超过一米,井下救援行动难以 展开。目前的井下救援工具主要是两种:绳索牵引和支架救援装置。使用绳索救 援,大多数被困人员无法自行使用绳索拴住自己进行自救,需救援人员下井进 行救援操作,救援过程中无着力点,几乎悬空作业,难度非常大,救援工作极 其危险。救援工作准备时间很长,延误救援的最佳时机,对被困人员的生命安 全造成巨大威胁,对于井口直径只有几十厘米的情况,救援人员无法进入,即 使能进入,活动空间也十分狭窄,活动受限,救援工作很难展开,另外,使用 单纯的绳索拴套在被困人身上,在吊升过程中会勒伤被困人员,造成被困人员 极大的痛苦以及一定的身体伤害。此外,使用支架救援工具在井外操作救援工 作,虽然能提高消防救援人员救援工作的安全度,同时避免了被困人员勒伤情 况,但由于杆式救援支架体积大,质量重,不便于运输,到达救援现场时,需 要一定的支架工具安装时间,井下救援时间非常紧迫,大多数落井人员都已处 于受伤或者昏迷状态,而且井下狭窄空间内空气稀薄,氧气浓度低,二氧化碳 浓度较高,有时还有其它有毒气体会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杆式救援支架是将 一定长度的杆伸入井下进行救援作业,工作救援深度受到限制,特别是对于井 口直径较小的情况,杆式救援工具无法伸入井底从而无法实现救援工作,因此 杆式支架救援工作适用范围较小,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气压传动重物抓取装置提供了一 种利用气压传动作为动力,进行井下重物抓取的装置。能够在不改变长距离重 物抓取的稳定性的情况下,进行井下重物的抓取工作,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抓取稳定性好,能够大大提高井下救援工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深井气压传动重物抓取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 种深井气压传动重物抓取装置由气动执行部分、移动装置部分和重物抓取部分 组成。气动执行部分由进气口、弹簧、动力腔、主气动活塞、缸筒、主传动腔、 主推力杆、辅推力杆、辅传动腔和辅气动活塞组成。动力腔置于缸筒内,进气 口置于缸筒上,且与动力腔相连通,主传动腔置于缸筒一端,且和动力腔相连 通,辅传动腔置于缸筒另一端,且和动力腔相连通,主气动活塞和辅气动活塞 分别置于动力腔内,且与缸筒内表面紧密接触,弹簧一端与主气动活塞连接, 另一端与辅气动活塞连接。主气动推杆置于主传动腔内,且一端和主气动活塞 连接,辅气动推杆置于辅传动腔内,且一端和辅气动活塞连接,移动装置部分 由吊耳和绳索组成,吊耳置于套筒上,绳索一端和吊耳连接。重物抓取部分由 主连接轴、主夹持杆、主传动轴、主旋转杆、主铰接触轴、主力臂杆、辅力臂 杆、辅铰连接轴、辅旋转杆、辅传动轴、辅连接轴和辅夹持杆组成。主夹持杆 一端通过主连接轴和主气动推杆另一端连接,主力臂杆置于缸筒上,主旋转杆 一端通过主铰连接轴与主力臂杆连接,另一端通过主传动轴固定在主夹持杆中 部,辅夹持杆一端通过辅连接轴和辅气动推杆另一端连接,辅力臂杆置于缸筒 上,辅旋转杆一端通过辅铰连接轴与辅力臂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辅传动轴固定 在辅夹持杆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小龙;纪艳华;廖敏言,未经唐小龙;纪艳华;廖敏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01009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肉全自动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枳实风味荸荠鲳鱼鱼松